鼠害研究

您的位置:首页 > 鼠害研究

中华鼢鼠

来源:   发布时间:2022-05-18 08:52:12   浏览:

一、分布与危害
1.鼠名
       中华鼢鼠,别名瞎狯、瞎老(鼠)、瞎瞎、拱老鼠、串地龙、赛隆等。过去通常归入仓鼠科(Cricetidae)鼢鼠亚科(Myospalacinae Lilljeborg),而近年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表明,它与鼹形鼠科(Spalacidae)有较近的亲缘关系;按照Wilson et al.,2005新分类系统,它的分类地位为鼹形鼠科(Spalacidae)、鼢鼠亚科(Myospalacinae Lilljeborg)、凸颅鼢鼠属(Eospalax)。
2.分布
       中华鼢鼠是我国北方特有的种类,分布于山西的绝大部分地区(从南到北的山地、台地及川道地的农田、荒地、林地中均有分布,仅在盆地类型区分布较少或无分布),河北的崇礼、赤城、涿鹿、怀来、延庆、阳原、蔚县、易县、涞水、阜平等地区,陕西北部的神木、榆林、吴旗以及三边地区,宁夏的同心大罗山地带,内蒙古的太仆寺旗、集宁、凉城、土默特、呼和浩特、包头、乌拉特前旗、准格尔旗、乌审旗等地区,主要栖息于黄土高原及次生黄土的农田、荒地、山坡、草场、林地。是啮齿目仓鼠科中一种体型较大的地栖鼠,以地下活动为主,偶尔到地面上来。
3.危害
       中华鼢鼠是农林牧业危害极大的主要害鼠。在农区,咬断作物根部,致植物枯死,或把整株作物从地下拖走,造成大片作物缺苗断垄。且秋季大量盗运贮粮,影响作物的收获量;在牧区,挖洞堆土,破坏牧草,减少草场面积。洞道纵横交错,加速表土流失、草场退化;在林区,危害幼林,啃食幼树根系,使幼树枯黄甚至死亡,严重破坏人工育林的发展。 
      中华鼢鼠终生营地下生活,农区采食方式主要是从耕作层的采食洞中拖拉、啃咬农作物的幼苗、根系以及地下果实块根、块茎等。故田间布满纵横交错的采食洞道,洞道上方及两侧为危害区,表现为缺苗或无苗,或根部受损植株长势减弱。这一行为使之与其它鼠种的危害形成了明显的差别。其一,地表危害的痕迹十分明显,且地表有危害状则地下必有采食洞。其二,将作物整个植株毁灭,即整株绝产,而不同于一些鼠类危害后残存植株尚有一定产量。 
       冬小麦是受害较重的作物,一是与中华鼢鼠嗜好有关,二是由于在小麦生育期间有相当一段时间内田间食物匮乏,除为害小麦外别无选择。早春麦苗是其最主要的食物来源,因此此时危害也极为严重,常常出现小麦断苗缺垅。五、六月份,小麦到了穗期,此时洞道内常有成堆的麦穗,这表明该时期中华鼢鼠主要以麦穗为食,洞道内也有较多的小段麦秆,但较少食用。对玉米、高粱、向日葵等高秆作物,主要是苗期为害,造成缺苗断垄,植株长大之后亦取食其须根,但危害减轻。到了秋季,常将整株的豆类、谷子等农作物拉入洞道,但主要啮食嫩绿的豆荚和谷穗等。
       中华鼢鼠是非冬眠动物,在整个冬季和早春大地解冻之前,主要靠贮存的食物为食,但还啮食一部分地埂上多年生植物较为肥大的根、茎和刺槐、酸枣以及果树树根。一些果园在这个阶段会发生5%~30%不等的1~4龄果树被咬断主根和侧根而致死的现象。另外,该鼠在丘陵山区及梯田埂上盗洞,造成水土流失,耕地塌陷,沟壑增多加宽;在土路上盗洞,常有牲畜陷入洞内致腿断。
二、形态特征
1.外形
       体形粗短肥胖。头宽而扁,鼻端平钝,眼特别小,外耳壳退化,隐没毛中,以适应地下生活。前肢较后肢发达且粗壮有力,前爪锐利,呈镰刀状,第二与第三趾的爪近等长,且爪长均大于趾长,适于掘洞挖土。尾短而毛疏。雌鼠比雄鼠小,有4对乳头。
2.毛色
       体毛细软浓密,无明显毛向,毛尖多呈锈红褐色,鲜亮带有丝光,毛基部石板灰色。唇周围及吻部至两眼间的毛色较淡,为灰白或污白色。额部中央一般有一白斑,形状和大小随个体而差别很大,有些个体的白斑细窄呈一条白色纵纹,有些个体的则极小甚或没有。腹部毛色略显灰色,毛尖仍显锈红,腹毛比背毛略显灰褐,但无明显差别。足背与尾毛稀疏,为污白色。
       另中华鼢鼠有白化个体,曾在山西平鲁县高家窑和山西离石县吴城捕获过全身都是白毛的该鼠。

 中华鼢鼠.png

图中华鼢鼠形态特征

A中华鼢鼠与其它鼠的体型比较 B成年中华鼢鼠 C中华鼢鼠仔鼠 

三、生活习性
1.栖息地
       中华鼢鼠广泛栖息于黄土高原及次生黄土的农田、林地、荒坡、草场。在黄土高原东南部调查,该区的低山灌丛草地及针阔叶混交林区(海拔1200m~1400m)、丘陵区(海拔700m~1200m)、阶地区(海拔500m~700m)均有广泛分布,尤以丘陵区分布密度最高。以山西省临汾地区吉县为例,1988年调查,农田最高密度可达每公顷17只。
2.洞穴
       中华鼢鼠的洞道在地面无明显洞口,但活动地带可见直径30cm~60cm,高14cm~20cm的土丘(最大的土丘直径可达1m左右、高可达30cm),在活动严重的地段,每100m2可见土丘80个左右。有些地段由于其在采食洞道内顶压洞的上壁,使地面上成串隆起土脊或形成龟裂纹。 由于终生营地下生活,洞穴是其采食和赖以栖息的场所,故洞穴结构复杂,曲折多枝,形成其特有的洞道系统。
    (1)窝巢。窝巢是生育、栖息的场所。窝穴一般为扁球形,容积约为35×30×25cm3,其内有巢。巢呈球、碗两种形状,巢材甚广。
    (2)出窝洞。出窝洞道是鼢鼠从窝巢至朝天洞的通道,一般有1~5条,长100cm~150cm,洞径较粗大,约为10cm~16cm。
    (3)朝天洞。朝天洞道是洞道的门户,洞径狭小,一般约5.5cm~8cm。其上口与交通洞道相接,距地面约20cm~40cm,洞壁坚实而光滑,长40cm~120cm。
    (4)交通洞。交通洞道是经常活动、运送食物的交通线,其上壁距地表深浅不等,浅的距地表10cm左右,深的50cm以上,洞径7cm~13cm。一般雄性栖居的洞径较粗大,雌性较细小。交通洞道向各方延伸并趋向地面成采食洞道。
    (5)采食洞。采食洞道是鼢鼠寻找食物的临时或半永久通道。洞壁距地表5cm~16cm,其洞壁上方在地表往往形成龟裂纹或凸起的松软土脊。
    (6)盲洞(盲端)。是鼢鼠取土堵洞、转身和临时贮食的地方。一般情况下,盲洞口所指的方向就是老窝所在的方向。在一个完整的洞系中,盲洞的数量可以有几个到十几个。
    (7)贮食洞。在窝穴的两侧一般有1~3个呈漏斗状的贮食洞,是其越冬贮食的仓库。春季挖掘时,可见内贮有鲜嫩多汁的杂草草根、地下茎、块根,如地蚕,以及富含淀粉的沙参、柴胡、蒿类等肉质轴根。在植物生产盛期,其内仅暂时贮有少数上述食物,并常有成株的禾草、松苗(人工移栽的三年生油松幼树)以及地蚕、地榆、苔草等植物的绿色部分。有时在朝天洞附近的交通洞道两侧还可发现一两处临时贮食的盲洞。
    (8)粪洞。是排泄并贮放粪便的场所,一般位于老窝长轴的两侧。粪便贮满后堵塞放弃另掘新所。老窝可有废弃粪洞多个。
3.食物
    (1)食性。中华鼢鼠的食性很杂,一般是和它栖息地附近的野生植物和农作物一致。除少部分有毒植物种类不食外,所食植物多达七十余种。
    (2)日食量。以当地的野燕麦、马铃薯、胡萝卜、大豆、玉米和谷物等14种作物和野生植物为饲料进行日食量测定,结果表明:幼体和亚成体(体重﹤300g)平均日食量57.78g;成体(体重﹥300g)日食量200.25g。
4.活动规律
       中华鼢鼠挖掘洞道的过程很特别。当被捕获逃窜后,首先以极快的速度用前肢掏挖土坑。在掏挖时,可以仰身、侧身,灵活地转动自己的躯体,同时用头部(吻端)向上及两侧拱、顶。用门齿切断所遇到的植物地下根。当身体完全进入土内时,它能够在打成的通道内灵巧自如地转过身体,除拱、顶、挤压洞壁之外,还可把松土用头部推出地面。洞道上壁及两侧形成许多楔状小凹陷就是其用吻部不断拱、顶洞壁的结果。
       挖掘活动在春、夏、秋各季都有,但以春、秋最为频繁,尤以春季为盛;初春,地表尚未完全解冻甚至还有积雪时已开始活动,地表解冻后青草返青时节,挖掘活动更为频繁,这时正值它们的繁殖盛期,觅食及求偶使得挖掘活动大大增强。秋季,为大量贮备越冬食料,近地表处的挖掘活动有增无减,因此又形成一次挖掘活动高潮。
       日活动有早晨、傍晚两个活动高峰。此外,雨后初晴及久旱逢雨都有频繁活动。个别鼠甚至在夜间或清晨(皆在夏季发现)到地面活动,比较多见的是在坡面的栖息地内和幼鼠。它们可能是在采食或构建洞道过程中偶然打穿地面窜出的。
5.繁殖特征
    (1)性比。对山西临汾地区1987a一1988a捕获的606只(355♀,251♂)鼢鼠进行性比分析结果为0.59,雌性显著多于雄性(X2=8.71>X20.05)。
    (2)繁殖强度。繁殖期一般为3~6月份。个别个体在2月份即进行繁殖。雌鼠在植物返青期食物来源较丰富的4至5月份妊娠率最高,达50%以上。山西省临汾山区3~6月中华鼢鼠的妊娠率分别为:22.2%(3月)、52.2%(4月)、51.5%(5月)、21.6%(6月)。胎仔数1~6只,以每胎3只者最多,2~4只次之,1只、5只和6只者较少。产仔数的多少还存在着季节变化。4月~5月份不仅妊娠率高,产仔数也多,3月和6月产仔数则相对较少。鼢鼠的胎仔数虽然较少,但由于其雌性比例较高,仍可保证种群数量上的相对稳定。
四、种群动态
      1.季节动态
      中华鼢鼠的种群数量,春季数量最低,6月份数量显著上升并延续到7月,8月份开始数量下降。整体来说数量的季节变化比较平稳,一年中只有一个起伏不算很大的高峰。出现在6~7月间,8月份开始,数量逐渐下降,但较缓慢,至10月份数量降到最低,但此时仍高于4月份。种群全年的数量变化,最低与最高相差仅一倍左右,其数量的升降平缓。

中华鼢鼠2.png

图1965年~1966年山西省阳曲县中华鼢鼠数量的季节消长曲线
Figure6-29-6 Seasonal variation of population densities of Eospalax fontanieri in Yangqu Shanxi from 1965 to 1966

      2.年间动态
       山西省西南部吉县桑村四月底麦田每公顷有效洞调查数据显示,1986a一1990a五年间鼢鼠种群数量年度间相差不大,最高年份(3.86有效洞/公顷)与最低年份(3.27有效洞/公顷)的比值仅为1.18。说明如果年度间自然因子没有太大变化,中华鼢鼠种群数量相对稳定(图6-29-7)。但特殊气候会导致鼢鼠数量的大幅度变化,如山西省中部阳曲县1966年四月鼢鼠数量(1.25只/公顷)仅为1965年四月鼢鼠数量(2.50只/公顷)的一半(图6-29-6),原因是1965年下半年的严重旱情(降雨量年合计274.4mm仅为1964年的36.46%)导致了次年鼢鼠数量的大幅下降(王祖望等,1973)。

中华鼢鼠3.png

图1986年~1990年山西省吉县四月底麦田中华鼢鼠每公顷有效洞年度间变动曲线
Figure. Annual variation of population densities of Eospalax fontanieri in wheat field in Ji County, Shanxi Province from 1986 to 7990

五、防治技术
(一)农业防治
      1.平田整地利用天然降水抑制鼢鼠种群数量  降水量的多寡和季节分配对害鼠生活具有重要影响。在缺乏灌溉条件的旱作区,如利用好天然降水,就能将临时变旱田为水浇地,这对适应地下生活的鼢鼠极为不利,故利用好天然降水在鼢鼠生态治理中将起到较大的作用。而平田整地则可以减少或避免水土流失,在大雨或暴雨期容易造成大水漫灌溺毙部分害鼠, 上述课题组于1987年冬选取样地24块,面积46 hm2进行平田整地,在1988年秋季和1989年试验田鼢鼠密度低于对照田(王廷正等,1993)。因此,平田整地修建水平梯田是抑制鼢鼠种群数量的重要措施。 
      2.轮作倒茬降低鼢鼠密度  轮作是人们在种植作物时,按照各种作物的特性和对土壤的要求与后作的影响,排成一定的顺序,在一定的田块上依次地周而复始地轮换种植的做法。而倒茬是指不定期不规则的轮作。轮作倒茬不仅能合理利用土壤中的养分和水分,提高土壤肥力,有利于消灭杂草,减轻病虫害,而且也能控制害鼠密度的增长,减少鼠类危害。
(二)物理防治
      1.人工活捕法。在新活动痕迹明显的地带挖开鼠洞,若其短时间内前来堵洞,说明洞内有鼠且就在附近,这时可再次挖开鼠洞,人静候在一旁,待前来封堵洞口时迅速用锹或镢头将其挖出洞外捕捉。此法费工费时且需有一定的实践经验。
      2.弓形铗捕捉、弓射地箭法、石压地箭法。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管理员登录 /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