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害风险评估与预警管理

您的位置:首页 > 鼠害风险评估与预警管理

农区鼠害综合治理技术规范

来源:   发布时间:2016-12-26 09:08:13   浏览:

一、标准概况

       本标准为贵州省地方标准,标准编号为DB52/T529-2007。本标准于2007年8月16日由贵州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自2007年9月30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贵州省农业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贵州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余庆县植保植检站、贵州省植保植检站、息烽县植保植检站、三都县植保植检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杨再学、金星、刘晋、郑元利、潘世昌、周朝霞。

二、标准内容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农区(农田和农舍)鼠害防治指标、防治适期、综合治理技术以及灭鼠效果调查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贵州省开展农区鼠害防治的农业技术人员使用。

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2.1 鼠密度 

       指单位面积或空间内鼠类数量的相对值。本标准的鼠密度以捕获率表示。

2.2 夹夜法

       指使用相同型号的鼠夹放置一夜捕鼠进行鼠类相对数量调查的方法。

2.3 捕获率

       指每100个鼠夹放置一夜的捕鼠数量的百分率。

2.4 食饵法

       指使用相同的饵料或毒饵投放1~3d进行饵料或毒饵消耗量调查的方法。

2.5 取食率

       指饵料或毒饵消耗量占总投饵量的百分率。

2.6 防治指标

       指为防止鼠害损失超过经济允许损失水平而设立的鼠密度指标。

2.7 经济损失允许水平

       指人们允许的作物产量、质量受鼠害而引起经济损失的水平。

2.8 毒饵站

       指鼠类能够自由进入取食而其它动物(如鸡、鸭、猫、狗、猪等)不能进入或取食的,能盛放毒饵的一种装置。

3 防治指标

       农舍捕获率为3%。农田播种期捕获率为4%,成熟收获期捕获率为5%。不同作物不同时期鼠害经济防治指标见表1。

\

4 防治适期

4.1 策略性防治适期

       每年3月和8月。

4.2 主害代防治适期

       每年有3次,第1次在春播前夕;第2次在秋收作物孕穗(结苞、结夹)期;第3次在秋收作物成熟期。

5 综合治理

5.1 综合治理目标

5.1.1 降低鼠密度

       把鼠密度降低到3%~5%。

5.1.2 控制损失率

       将鼠害损失率控制在经济允许损失水平以下。

5.2 综合治理策略

       本着“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春秋结合,春防为主”的原则,采取“春季主治压基数,秋季挑治保丰收”的综合治理策略。灭鼠工作在大范围内,室内外同步开展,以药物灭鼠为主,物理、农业、生物防治为辅。抓住防治适期、药物选择、投饵技术3个技术关键。

5.3 综合治理技术

5.3.1 农业防治

       清除农田(田边)杂草、修整田埂(地埂)、翻耕农田、清洁农舍院落卫生、修建贮粮防鼠设施、断绝鼠粮等措施,恶化、破坏害鼠栖息环境。

5.3.2 生物防治

       保护利用黄鼬、黄鼠狼、猫头鹰和蛇类等天敌进行灭鼠;发展养猫灭鼠。

5.3.3 物理防治

       用鼠夹、鼠笼、竹套弓、粘鼠板、电子猫等捕鼠装置捕杀,捕鼠装置放置在洞口附近或害鼠经常活动的地方;诱饵使用当地常见的花生仁、甘薯块、瓜果等。

5.3.4 化学防治

5.3.4.1 科学选用杀鼠剂:选用高效、低毒抗凝血杀鼠剂或商品毒饵,减少二次中毒现象;实行灭鼠药物交替使用;禁止使用毒鼠强、氟乙酰胺、氟乙酰钠、氰化物、毒鼠硅、甘氟等高毒、剧毒鼠药。

5.3.4.2 合理选择饵料:选择大米、小麦粒、玉米粒等鼠类喜吃食物,在毒饵中加入适量食盐、菜油,提高鼠类适口性和防治效果。

 5.3.4.3 毒饵配制方法:混合法、浸泡法。

 5.3.4.4 裸露投饵灭鼠技术

 5.3.4.4.1 投饵方法:农田采用一次性饱和投饵法,稻田投饵按自然田块,在田埂上或沟渠边及稻田附近的鼠类活动场所投饵一圈,形成保护圈;山坡旱地以耕地为中心设保护区,重点投药防治。农舍采用连续多次投饵法,连续投饵3晚,按多吃多补、少吃少补、不吃不补的原则进行补充饵量,对猪栏、牛圈、粮仓、厨房以及鼠类经常活动的地方重点投药。

 5.3.4.4.2 投饵量:农田投饵实行少放多堆的原则,每5m一堆,每堆3g~5g,每667m2投饵量150g~200g。农舍按每15m2房间投饵2堆~3堆,每堆5g~10g进行投饵。

 5.3.4.4.3 投饵注意事项

        a.将有毒物品与无毒物品严格分开,所用的灭鼠工具、容器及投药器材均注明“有毒”字样。

        b.毒饵专人保管,单独发放,投饵后剩余的毒饵,无论多少,一律妥善保管。

        c.投放毒饵不能用手直接接触,不能随意加大投饵量和随地乱放。

        d.农田投放毒饵区域应设立警示标志,禁止放养家禽、家畜;农舍投放毒饵要保管好食品、饲料、水源和畜禽。灭鼠后对死鼠要及时搜寻、清理,集中深埋处理,防止污染环境。

        e.猪栏、牛圈、厨房等处投饵选择毒饵站灭鼠。

        f.投饵期间应配备相应的解毒药剂,如发现误食中毒,可注射维生素K1。

5.3.4.5 毒饵站灭鼠技术

5.3.4.5.1 毒饵站制作材料:竹筒毒饵站制作材料为竹子,直径5cm~6cm;PVC管毒饵站制作材料为市场上销售的PVC管材,直径5cm~6cm。 

5.3.4.5.2 毒饵站制作方法:室外毒饵站将竹子(PVC管)锯成55cm长的竹筒(PVC管),把竹节中间打通,竹筒(PVC管)两头各留5cm长的“耳朵”防雨,用铁丝做两个固定脚作支架,耳朵朝下,将铁丝脚架插入田埂,离地面3cm左右(见图1)。

\

        室内毒饵站直接将竹子(PVC管)锯成30cm长的竹筒(PVC管),打通竹节即可(见图2)。

                     

\


5.3.4.5.3 放置数量及位置:农田每667m2沿田埂或沟渠边放置毒饵站1个。农舍每户投放毒饵站2个,重点放置在房前屋后、猪栏、牛圈、粮仓、厨房及鼠类经常活动的地方,用砖块等物压紧防滑动。

5.3.4.5.4 投饵量及时间:每个毒饵站放置毒饵20g~30g,放置3d后根据害鼠取食情况补充毒饵。毒饵站可长期放置,重复使用。

6 灭鼠效果调查

6.1 鼠密度调查

6.1.1 调查方法

        在灭鼠前1d,灭鼠后15d~30d,采用夹夜法调查鼠密度(捕获率),每个防治区置夹200夹夜以上,按公式(1)计算捕获率,结果填入表2。

   \……………………………………………………………………(1)

\

6.1.2 灭鼠效果

        根据灭鼠前和灭鼠后鼠密度的变化情况,按公式(2)计算灭鼠效果,结果填入表2。

 \………………………………………(2)

6.2 取食率调查

6.2.1 调查方法

       采用食饵法调查饵料或毒饵消耗量,选择鼠类经常活动的地方,每5m投放饵料或毒饵1堆,每堆10g,共20堆,投放饵料或毒饵200g以上,投饵后第1d、第2d、第3d收回称重,统计饵料或毒饵消耗量,结果填入表3。

\

  6.2.2 取食率

       根据投饵后第1d、第2d、第3d毒饵消耗量,按公式(3)计算取食率,结果填入表3。

 \……………………………………………………………………(3)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管理员登录 /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