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害风险评估与预警管理
您的位置:首页 > 鼠害风险评估与预警管理
来源: 发布时间:2016-12-26 09:10:15 浏览:
一、标准概况
本标准为贵州省地方标准,标准编号为DB52/T528-2007。本标准于2007年8月16日由贵州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自2007年9月30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贵州省农业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贵州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余庆县植保植检站、贵州省植保植检站、息烽县植保植检站、三都县植保植检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杨再学、金星、潘世昌、周朝霞、郑元利、刘晋。
二、标准内容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农舍鼠害(黄胸鼠、小家鼠)的调查方法、监测内容、预测预报以及监测资料收集和汇总归档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开展农舍鼠害(黄胸鼠、小家鼠)系统监测和季节监测的县或县以上植保站使用。
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2.1 鼠密度
指单位面积或空间内鼠类数量的相对值。本标准的鼠密度(种群数量)以捕获率表示。
2.2 夹夜法
指使用相同型号的鼠夹放置一夜捕鼠进行鼠类相对数量调查的方法。
2.3 捕获率
指每100个鼠夹放置一夜的捕鼠数量的百分率。
2.4 性比
指种群中雌鼠与雄鼠个体数的比值。
2.5 怀孕率
指怀孕的雌鼠数占总捕获雌鼠数的百分率。
2.6 胎仔数
指怀孕鼠每胎胎仔的只数。
2.7 睾丸下降率
指睾丸下降的雄鼠数占总捕获雄鼠数的百分率。
2.8 繁殖指数
指繁殖过程中,在一定时期内平均每只雌鼠可能增殖的数量,表示种群中繁殖个体的比例和妊娠率及胚胎数之间的关系。
2.9 年龄结构
指种群内不同年龄组的个体数占总捕获鼠数的百分率。
2.10 成亚比
指成体数与成体数+亚成体数的比值。成体包含成年Ⅰ组、成年Ⅱ组和老年组,亚成体包含幼年组和亚成年组。
2.11 体重
指活体或剥制前的重量。
2.12 胴体重
指去掉全部内脏后的重量。
2.13 体长
指吻端至肛门的距离。
2.14 尾长
指肛门至尾尖(不包括尾毛)的距离。
2.15 后足长
指跟关节至最长趾的末端(不包括爪)的距离。
2.16 耳长
指耳孔下缘至耳壳顶端(不包括耳毛)的距离。
3 监测方法
3.1 监测区要求
监测点固定专业技术人员监测。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农舍村寨进行调查。农舍不少于50户。
3.2 监测时间
系统监测点每月调查1次,季节监测点在3月、6月、9月各调查1次,其他观察点在春、秋两季灭鼠前各调查1次。
3.3 调查方法
3.3.1 调查工具:规格为7cm×17cm中型木板夹或6.5cm×12cm铁板夹。
3.3.2 调查饵料:花生仁。
3.3.3 置夹方法:以房间为单位,15m2以下房间置夹1个,15m2以上每增加10m2增加鼠夹1个。
3.3.4 置夹位置:墙角、房前屋后、猪栏、牛圈、粮仓、厨房及鼠类经常活动的地方。
3.3.5 置夹数量:每月置夹200夹夜以上。
3.3.6 置夹时间:每月上中旬(5日~15日),选择晴朗天气,晚放晨收。
3.3.7 计量用具:游标卡尺或常规直尺、普通天平或电子天平。
3.3.8 解剖用具:医用解剖刀或解剖剪,消毒剂及医用手套等防护用品。
4 监测内容
4.1 环境概况
包括监测区气候、海拔、房屋结构、贮粮防鼠设施、环境卫生、养猫情况等。
4.2 形态特征
对各生境类型捕获的黄胸鼠、小家鼠进行编号,鉴定性别,外部形态指标测量和解剖观察,调查数据填入表1。
4.3 种群数量
将各月不同生境类型捕获率(鼠密度)调查数据填入表2。按公式(1)计算捕获率。
………………………………………………………………………………………(1)
4.4 种群繁殖特征
解剖雌鼠胎仔数、观察雄鼠睾丸下降情况填入表3。按公式(2)、(3)、(4)、(5)、(6)计算种群性比、怀孕率、平均胎仔数、睾丸下降率、繁殖指数。
4.5 种群年龄结构
4.5.1 年龄划分标准:黄胸鼠种群年龄划分为幼年组、亚成年组、成年Ⅰ组、成年Ⅱ组、老年组5个年龄组;小家鼠种群年龄划分为幼年组、亚成年组、成年组、老年组4个年龄组。年龄鉴定采用体重法或胴体重法,年龄划分标准见表4、表5。
4.5.2 年龄结构:每月采集数量30只以上,按表4、表5划分标准划分年龄,调查数据填入表6。按公式(7)计算各年龄组的比例。
……………………………………………………………………(7)
5 预测预报
5.1 发生程度划分标准
种群数量划分为5个数量级(表7),依此标准判断发生程度。
5.2 预报时期
每年春季、秋季分别发布1次鼠情预报。
5.3 预报依据
5.3.1 种群发生基数:在小家鼠为优势种的地区,3月、6月、9月种群数量基数与1个月后4月、7月、10月数量峰种群数量密切相关。
5.3.2 种群繁殖状况:将种群繁殖始期、性比、怀孕率、平均胎仔数、睾丸下降率、繁殖指数与历年资料比较,以确定种群数量发生趋势。种群繁殖提早,繁殖的个体增多,种群中雌鼠比例大时,有利于种群数量的增长。
5.3.3 种群年龄结构:种群成亚比80%以上,3 个月后种群数量则高,种群成亚比40%以下,3个月后种群数量则低。
5.3.4 环境因子:高温、洪灾和暴雨对黄胸鼠、小家鼠发生不利;环境卫生、防鼠设施差有利发生危害。
5.4 发生期预测
根据繁殖的早晚、年龄结构,结合气候、食物条件等因素综合分析,预测数量高峰期出现的早迟。如繁殖提早、繁殖的个体增多、又无明显制约黄胸鼠、小家鼠的特征时,应立即发出防治适期预报。
5.5 发生量预测
根据越冬基数、冬后密度、繁殖状况、年龄结构以及气候、食物条件等因素综合分析,结合种群数量预测预报模型,预测数量峰期种群发生量。春季鼠密度高,雌鼠多,怀孕率高,种群中亚成年组和成年组比例高,身体状况好,田间食物丰富,中长期天气预报对黄胸鼠、小家鼠有利,则当年数量将明显增加,应立即发出发生量预报。小家鼠数量峰发生量预测预报模型如下:
模型Ⅰ:Y1=1.5542X1-0.4258,X1:早春3月种群数量基数(%),Y1:4月数量峰种群数量(%)。
模型Ⅱ:Y2=1.3799X2+0.3213,X2:6月种群数量(%),Y2:7月数量峰种群数量(%)。
模型Ⅲ:Y3=1.1523X3+0.6890,X3:9月种群数量(%),Y3:10月数量峰种群数量(%)。
模型Ⅳ:Y4=0.4945X4+0.8187,X4:4月种群数量(%),Y4:当年平均种群数量(%)。
5.6 发生程度预测
根据繁殖状况、食物、气候、天敌等因素综合分析,结合发生量预测值,按种群数量分级标准(表7),做出发生程度的预报。
6 监测资料收集并汇总归档
每年12月将各月调查数据及时进行收集整理汇总,填入《贵州省农区鼠害监测资料档案表册》(见《农田鼠害(黑线姬鼠)监测技术规范》DB52/T527-2007附录A),作为正式档案资料归档长期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