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发布时间:2021-02-22 10:56:57 浏览:
远古时候,族群中突发疾病,一个接一个,一批接一批,毫无预兆的死亡,令人们错愕不安,无法解释的死亡在人群中传出了疠鬼作祟的说法,就像严苛的徭役一般不近人情,于是对这种疾病称之为“疫”,也叫瘟疫。
1 历史王朝发疫多,疫着疫着国破了
“建安七子”中五人均死于建安二十二年的瘟疫
中华五千年历史长河中,人们遇到的瘟疫实不算少,有的君王在一次次战争之中迎来了瘟疫,有的君王在一次次瘟疫之后国破家亡。
比如被称为穿越回去的时光者王莽,生生将汉朝一分为二,建立新朝,推行当时看来不可思议的类似现代社会主义制度,在位十四年间,“大疾疫,死者过半”记录不止一次,对于动荡不安的新朝真是雪上加霜,十室九空,尸首遍野,惨不忍睹。
又比如被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东汉汉献帝刘协时期,曹植曾写《说疫气》,“建安二十二年,疠气流行,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或阖门而殪,或覆族而丧。”或一家之死,或全族俱亡,家家户户屋悬白帐,素车白马,日日夜夜哀号哭泣,悲悲戚戚。
2 历史上疫病那么多,老鼠“发力”不算少
绘画中的古罗马抗疫
从古至今,瘟疫不仅跨越地理位置、分布各个时代,还有颇多种类,令人防不胜防。
分别起于公元6世纪、14世纪、19世纪,改变历史进程,间接促使了罗马帝国崩溃的三次世界大鼠疫。
1918年西班牙流感、1957年亚洲流感、1968年香港甲H3N2亚型流感、1975年美国甲型H1N1流感、2005年禽流感等5次源于小小感冒的恐怖流感大袭击。
自1817年起于印度,被称为“19世纪的世界病”,“可以摧毁地球的最可怕瘟疫之一”的霍乱。
自1882年柯霍发现结核菌以来,每年都有人因此死亡,消耗精力的“人类杀手”结核病。
自17世纪在欧洲被发现以来,流行百年,传遍世界,令人谈“蹄”色变的口蹄疫。
自2003年至今未找到发病机理,无法对症下药,传染性极高的非典。
以及到现在仍徘徊在日常生活之中,笼罩于全球世界各地的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肺炎疫情。
细数这些致命的严重疫情,鼠疫在其中份额不少,影响偏高。首次鼠疫持续约50~60年,肆虐巅峰时期每天有万人丧命,死亡总数约一亿人。第二次鼠疫被成为黑死病,断断续续持续了近300年,欧洲当时总人口的四分之一因此死亡。第三次鼠疫波及亚、欧、美、非洲的六十多个国家,在三次鼠疫中传播速度最快,波及范围最广。
3 新冠鼠疫来PK
新冠病毒/来源:美国卫生研究院(NIH)官网
鼠疫带来的颠沛流离实不算少,光我国解放前五十年间就曾发生六次鼠疫大流行,波及二十多个省份,据不完全统计死亡一百零二万多人。而新冠肺炎全球累计确诊病例已超一亿,累计死亡病例已超两百万。
鼠疫耶尔森氏菌
冬春交界之际正是老鼠出没的高发期,加上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原本躲藏在餐馆犄角旮旯中饱食垃圾箱内的残羹冷炙的老鼠,随着餐馆的关闭没了食物来源,开始成群结队地涌向街道,不断寻找和争夺新的食物来源,甚至隐隐有变异趋势,行为异常且具有攻击性,甚至开始同类相残,猎杀幼鼠。
这些消息令不少人开始担忧,是否新冠之后还要应对鼠疫袭击?当前状况下新冠与鼠疫如果有一个PK,孰高孰低,谁更可怕?
1)临床表现
鼠疫一般症状发病急,高热畏寒,体温迅速达到39~40℃,心跳过速或心律失常,血压下降。发病初期即出现头痛、意识不清、烦躁不安、昏睡等神经系统症状,多数病人伴有恶心、呕吐、腹痛等表现。不同的病型除一般症状外还有其他或急或缓的症状。
比如腺鼠疫会淋巴结肿大,多发生在腹股沟、腋下和颈部淋巴结,腺鼠疫进一步发展可继发肺鼠疫和败血症鼠疫,继发性鼠疫具有两种鼠疫的双重表现。而原发性肺鼠疫伴有呼吸道感染症状,咳嗽、咳痰,痰为鲜红色泡沫状血痰,胸痛,呼吸困难。原发性败血症鼠疫未经过机体的免疫系统而直接进入血液,病人迅速出现神志不清、烦躁、昏迷、皮下及粘膜出血、血尿、呕血、便血,进而发生感染性休克。
新冠肺炎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发热、乏力、干咳为主要表现,鼻塞、流涕等上呼吸道症状少见,会出现缺氧低氧状态。约半数患者多在一周后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者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碍。但个人表现不一,重症、危重症患者病程中可为中低热,甚至无明显发热。部分患者起病症状轻微,可无发热。
结论:与新冠相比,鼠疫影响人体部位更多,症状表现更多,故鼠疫更可怕!
2)潜伏周期
鼠疫根据不同类型的老鼠、个人体质对应潜伏期不同。一般在1-6天,多为2-3天,个别病例可达8-9天。
新冠肺炎根据传播途径、个人体质潜伏期时长不一。大概是以两周左右为一个周期,但是目前新型冠状病毒的潜伏期也有略有延长,最长的可以达到20多天,因此并没有研究显示新型冠状病毒具有具体的周期。
结论:鼠疫可能发病急,来不及治疗,而新冠潜伏期处于半未知状态,像一个不定时炸弹,故鼠疫、新冠同样可怕!
3)传播途径
鼠疫的传播途径主要分为媒介昆虫、皮肤传播、呼吸道飞沫传播三种。
媒介昆虫主要是由鼠蚤叮咬引起,以鼠蚤为媒介,构成“啮齿动物-鼠蚤-人”的传播方式。皮肤传播指因直接接触患者的痰液、浓痰或病兽的皮、血、肉经破损皮肤或粘膜感染。呼吸道飞沫传播指肺鼠疫患者痰中的鼠疫耶尔森菌借飞沫构成“人-人”之间的传播,造成人间的大流行。
新冠肺炎的传播途径主要是呼吸道途径以及密切接触传播。
其一是患者打喷嚏、流鼻涕、咳嗽、说话出现的飞沫以及呼出的气体,近距离接触到其他健康人员,使其吸入到气道内而导致感染。另外飞沫混合在空气中而形成气溶胶,在密闭环境中被健康人群吸入后可能导致感染。而飞沫沉积在物品的表面,健康人群手臂接触污染物品后,再接触自己的口腔、鼻腔、眼球等黏膜处也会被吸收导致感染。
结论:与鼠疫相比,新冠传播途径更难防范,传播范围更广,故新冠更可怕!
4)治疗方案
鼠疫是细菌引起的烈性甲类传染病,因此需严格隔离患者和疑似患者,并对患者采取抗菌治疗和对症支持治疗。以链霉素为首选,注意早期、足量、总量控制的用药策略。用量根据病型不同、疫源地不同而异,肺鼠疫和败血型鼠疫用药量大,腺鼠疫及其他各型鼠疫用药量较小。
鼠疫的治疗周期需根据具体病型以及有无严重并发症综合考虑。及时发现和治疗的鼠疫患者,大多数可以获得治愈,但治疗不及时者病死率很高。
新冠肺炎目前分为轻型、普通型、重型、危重型四种临床分型,根据病情确定治疗场所。疑似及确诊病例应在具备有效隔离条件和防护条件的定点医院隔离治疗,疑似病例应单人单间治疗,确诊病例可多人收治在同一病室,而危重型病例应当尽早收入ICU治疗。
治疗办法根据病情分为以卧床休息、病情监测、有效氧疗、抗菌药物为主的一般治疗,以抗病毒药物进行的抗病毒治疗,免疫治疗,糖皮质激素治疗,以及重型、危重型病例治疗和中医治疗。
治疗周期会跟随患者自身的免疫力、身体情况、年龄区别而变化,身体情况较好,一般症状较轻的患者可能在几天或一周内即可痊愈,老年患者可能需要更长的治愈时间。当前来说如果做到尽早发现、尽早治疗,治愈的成功率还是比较高的。
结论:鼠疫和新冠肺炎及时发现,尽早治疗,都很可能成功治愈,但都没有能够完全抑制的特效药,故鼠疫、新冠肺炎同样可怕!
综上,鼠疫、新冠可怕性不分伯仲,都是不能轻视的疫情。对于新冠,口罩防护、随时消毒、避免聚集等都要做到人人有责,对于鼠疫,清洁卫生、整洁环境、防范伤口等都要时刻注意。
疫情虽可怕,但也不用惊慌失措,相信在国家政府的有效领导、医疗科学的不断钻研、人民群众的积极配合之下,一定能够早日度过危机!
免责声明:以上部分图片和资料均来源于网络,由我方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改正或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