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发布时间:2018-01-24 15:29:19 浏览:
(一)平鼠的食性
害鼠的食性在不同的季节里,食物组成有所不同,对平鼠而言,整个春季、夏季,它主要以植物的绿色部分为主,大多为草本植物,对木本植物几乎没有危害,秋季以后,杂草枯黄,植物地上的绿色部分较少,这时它转向取食植物的种子,冬季,因其储食较少,对林木的韧皮部形成严重的危害,侵害多种林木最重的数樟子松,其次为云杉、落叶松、红松、杨树等主要造林树种,危害以后,特别是形成环剥林木必然死亡,易发生成片的危害,从宏观上看多以团状块发生,此起彼伏,连年不断,对林业生产造成重大的损失。
在早春阶段,绿色植物刚刚发出嫩芽,鼠的食物缺乏,为了取食,也会发生新植林的鼠害,大量的新造幼林的幼苗被啃食,严重影响造林效果,为什么鼠类对林木和造林幼苗进行严重的侵害呢。原因有两种,一是害鼠均属啮齿类动物,有啃物品达到磨牙的目的,大多数鼠的门齿是终生生长的,只有靠磨损来平衡其门齿高度。二是为了补充食物,为了充饥而取食,研究表明,许多种林木的幼苗、幼树的韧皮部含有一定量的粗蛋白、粗脂肪、游离糖和总糖,这些营养物质含量的高低,决定了鼠类取食的喜好程度,加之。冬季和早春绿色植物贫乏,鼠类储存食物极少,幼树、幼苗的韧皮部自然成为害鼠食物的代替物。值得注意的是,韧皮部的营养成分较低,难于满足鼠类正常生存的需要,所以在越冬季节有大量的害鼠营养不良而难于抵御低温少食的恶劣环境而死亡,所以被害严重的鼠类种群密度由高迅速降低,出现了秋季鼠密度高(甚至于大暴发)冬季鼠的危害严重,被害率可达70-100%,第二年春季调查数量时,有的捕不着害鼠的怪现象,总之,越冬是降低鼠类密度的最明显的季节。
关于鼠类繁殖期鼠类的食性及其营养方面,鼠类在繁殖期内的食性是特殊的除了正常采食主要食物外,为了生理的需要,必须补充大量的蛋白质,而蛋白质在植物中的含量及鼠取食所能摄取的量都很低,这样,鼠类此时依靠寻觅一些动物食品来改善食谱,一般的鼠类取食动物食品如鞘翅目昆虫,小型动物如蛙类等(林间养蛙必须先灭鼠)。即使这样,在自然界欲获取足够的猎物是十分困难的。第二,对于盐分和糖分的摄取,对于生殖期的鼠类,特别是发情期的雄鼠和怀孕的雌鼠也是需要的,而盐分的获取更加不容易,植物和动物中极少,鼠类靠自身的积累来维持其平衡,大多数时候,鼠类排汗所析出的盐分还会被其自身舔食重新吸收。
(二)姬鼠的食性
姬鼠几乎是和平鼠呈伴生状态,在生态位上重叠度很大,姬鼠的食性与平鼠有较大的雷同,但由于长期进化的结果,它们之间又存在差异,姬鼠虽分布广泛,但与平鼠相比更趋向于温暖干燥的环境中生活,在食物上趋向于营养成分较高的种子,各种绿色植物的种子它比较偏爱,在绿色植物上与平鼠的取食谱重叠稍小,也是一种生存竞争的结果,黑线姬鼠常在林缘、浅山疏林、农林过渡地和农田中栖息,食物的种类与平鼠差距继续扩大,大林姬鼠则喜欢在阔叶林中栖息,采食浆果坚果种子等,总之,姬鼠更偏爱于粮食作物、草籽、坚果等。据前些年的资料,有人认为姬鼠对林木生产不产生危害,本人不同意这种观点,姬鼠仍然是森林主要害鼠种类之一,据我本人的工作调查,在辽宁东港市落叶松林发生危害之时,从林地中捕获的黑线姬鼠经剖胃检查,胃容物全部为落叶松幼树的韧皮碎屑,甚至还有一部分木质碎屑,经剖胃检查黑线姬鼠胃溶物7例全部含有木质部和韧皮部的碎屑,是其危害落叶松林木的事实,亦在很多发生危害的森防站森防人员的调查得以证实。
(三)田鼠类害鼠的食性
东北林区的田鼠类害鼠主要是东方田鼠和莫氏田鼠,田鼠一般生活在较为湿润的环境中,它的食性亦较特殊,从食谱组成看,主要以苔草的茎叶和草根为主,其它食物比较喜食合水量较高的食物如瓜类、蔬菜类,对黄瓜、土豆特别钟爱,喜食胡萝卜、萝卜、苹果等,秋季以后食物减少时,可以转向种子、粮食性食物,但合水量越高,食物越新鲜适口性越好,当食物缺乏时,严重危害造林幼树,其危害不仅仅环啃树皮,时常扒土将树的侧根根皮吃掉。从食物源的季节性转变,从而也使田鼠被迫迁徒,夏季在水塘、沼泽草甸、苔草草甸中做窝,秋季以后转移到林内地势较高的地方活动乃至越冬。
(四)鼢鼠类的食性
在北方地区有两种重要的害鼠,中华鼢鼠和甘肃鼢鼠,南方林区主要有罗氏鼢鼠,除了分布区不同、栖息地不同,所喜爱的食物也不相同,鼢鼠主要在地下掘洞取食各种植物的根部,在食物中比较喜欢块茎、鳞茎、块根等营养丰实的食物,并且还拖洞食物的习性,要储藏大量的食物,所以,在危害季节,经常造成严重的破坏,特别是在西北黄土高原退耕还林地形成新植林大面积毁林。据调查,鼢鼠的嗅觉十分灵敏,食物沾染了人类的气味,它就将食物推出洞外,使许多种药剂防治无法奏效。经试验东北鼢鼠对大葱的适口性较好,而草原鼢鼠对大葱则不感兴趣,这也是种间的差异所在。研究害鼠的食性,是为了提高害鼠对防治药饵的适口性,对于经口给药进行防治的技术措施,适口性是技术关键,了解和研究害鼠的食性对提高防治效果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