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害风险评估与预警管理
您的位置:首页 > 鼠害风险评估与预警管理
来源: 发布时间:2016-12-23 16:28:56 浏览:
一、标准概况
本标准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标准编号为NY/T1856-2010。本标准于2010年5月20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第1390号公告发布,自2010年9月1日起实施。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附录C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农业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郭永旺、梁桂梅、杨再学、蒋凡、海淑珍、王华弟、白音、黄立胜、曲昌明、袁志强。
本标准由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负责解释。
二、标准内容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农区(农田和农舍区)鼠害控制指标、控制适期、控制措施及控制效果调查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农区鼠害控制活动;也可作为其他环境控制鼠害技术的参考。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NY/T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NY/T1481 《农区鼠害监测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控制指标 control index
为防止鼠害损失超过经济阈值而设立的需采取控制措施的鼠密度指标。
3.2 毒饵站 bait station
鼠类能够进入,家禽、家畜等不能进入取食、盛放毒饵的装置,也称毒饵盒。
3.3 粉迹法 powder-trace method
在一定时间内采用规定大小的滑石粉块调查室内鼠类数量的方法。
3.4 阳性率 positive rate
采用粉迹法调查鼠密度,有鼠迹粉块数(阳性粉块数)占总有效粉块数的百分率。
3.5 弓箭(地箭)法 bow and arrows method
使用相同型号的若干弓箭,在鼠洞口安放一夜(或一昼夜)捕获鼠的数量,用于鼢鼠等地下鼠相对数量的调查方法。
4 控制指标
4.1 农舍区
鼠密度为2%。
4.2 农田区
春季鼠密度为3%;秋(冬)季鼠密度为5%。
4.3 农区鼠传疾病发生区
鼠传疾病流行地区执行卫生部门对相关病种防疫的控制指标。
5 农田控制适期
春季:害鼠繁殖高峰期前或农作物播种前;
秋(冬)季:害鼠种群数量高峰期前或农作物成熟收获期前。
6 控制措施
根据鼠密度调查,鼠密度超过控制指标的农区,应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等措施,控制农区鼠害。
6.1 化学防治
6.1.1 应选用在农药管理部门登记,并在有效期内的杀鼠剂。
6.1.2 选择当地鼠类喜食的新鲜食物,如稻谷(或大米)、玉米、小麦、甘薯等或其它易于被鼠类采食的物质作为毒饵的基饵。
6.1.3 配制毒饵执行NY/T 1276。常用杀鼠剂品种及毒饵配制浓度见附录表A。
6.1.4 投饵方法
6.1.4.1 无遮盖投饵
6.1.4.1.1 农田:将毒饵投放在田埂、沟渠边、鼠洞等鼠类经常活动的场所,每10m投饵1堆,每堆5g~10g,每667m2投饵量150g~200g。在鼠密度高的地方增加投饵堆数和投饵量。
6.1.4.1.2 农舍:将毒饵投放在居室、厨房、粮仓及畜禽圈旁等鼠类经常活动的角落或隐蔽处,每15m2投饵2堆,每堆5g~10g。
6.1.4.2 毒饵站投饵
6.1.4.2.1 选材:选用竹筒、PVC管、饮料瓶、花盆、瓦筒等材料,口径≥5cm。
6.1.4.2.2 制作:毒饵站制作方法及适用范围见附录B。
6.1.4.2.3 使用:农田每667m2放置毒饵站1个,将毒饵站固定于田埂或沟渠边,离地面3cm左右。农舍每户投放毒饵站2个,重点放置在房前屋后、厨房、粮仓、畜禽圈等鼠类经常活动的地方,将其固定。每个毒饵站内放置毒饵20g~30g,放置3d后根据害鼠取食情况补充毒饵。毒饵站可长期放置。
6.1.5 安全措施
6.1.5.1 杀鼠剂及毒饵应由经过专业培训的人员负责保管、发放,与其它物品分开存放,所用灭鼠工具、容器及投药器材均注明“有毒”字样,使用后及时清洗,投饵后剩余的毒饵应及时回收。
6.1.5.2 投放毒饵后,应设立警示标志,5d~10d内禁止放养禽畜。投饵后及时搜寻、清理死鼠,作无害化处理。
6.1.5.3 使用抗凝血类杀鼠剂投饵期间应配备解毒药剂,如发现误食中毒,就近送医。抗凝血杀鼠剂配备维生素K1。
6.2 农业防治
结合农田基本建设、调整耕作制度、灌溉、整治农舍环境卫生和其他农事活动等措施,恶化害鼠生存环境,以达到降低鼠密度的目的。大规模开展此类防治应取得当地相关管理部门同意。
6.3 物理防治
采用捕鼠夹、捕鼠笼、粘鼠板、弓箭(地箭)等装置或人工设置陷阱捕杀害鼠。捕杀工具应避免造成对人、畜的严重伤害。
电捕鼠器应经过农业植保器械管理部门登记。使用者应经过技术与安全操作的培训。在使用范围应有显著的标志。
6.4 生物防治
利用猫、猛禽、蛇类、鼬类等鼠类天敌降低鼠类数量,或应用对人、畜安全而对害鼠有致病力的生物制剂控制害鼠数量。应鼓励实施保护天敌的措施。可通过营建天敌窝巢、栖息地等措施招引天敌。
引入天敌或生物制剂前应经过专家论证,并建立应急预案。实施过程一旦发现对人、畜或环境有害应立即停止。
7 防治效果调查
7.1 夹夜法
适用于农田或农舍区鼠害防治效果调查,在投放毒饵前1d及投放毒饵后15d~30d,采用夹夜法调查鼠密度(捕获率),调查方法及计算方法见《农区鼠害监测技术规范》(NY/T 1481-2007),根据投放毒饵前和投放毒饵后鼠密度,按公式(1)计算防治效果,结果填入附录表C.1。
.....................................................................(1)
式中:
C—防治效果,单位为百分数(%);
B—投放毒饵前鼠密度,单位为百分数(%);
A—投放毒饵后鼠密度,单位为百分数(%)。
7.2 粉迹法
适用于农舍区鼠害防治效果调查,采用20cm×20cm滑石粉块,厚度1mm,沿墙基、楼道等鼠类经常活动的地方布放,每 15m2房间布放2块,共布放粉块100块以上,晚放早查,统计有鼠迹粉块数(阳性粉块数)和有效粉块数,按公式(2)、(3)计算粉块阳性率和防治效果,结果填入附录表C.2。
......................................................................(2)
式中:
I—粉块阳性率,单位为百分数(%);
N—阳性粉块数,单位为块;
M—有效粉块数,单位为块。
................................................................(3)
式中:
C1—防治效果,单位为百分数(%);
I1—投放毒饵前粉块阳性率,单位为百分数(%);
I2—投放毒饵后粉块阳性率,单位为百分数(%)。
7.3 弓箭(地箭)法
适用于鼢鼠等地下生活鼠种的防治效果调查。
在新土堆(鼠丘)附近挖开鼠道,安装弓箭(地箭),次日统计捕获鼠数量,按公式(4)、(5)计算鼠密度(捕获率)和计算防治效果,结果填入附录表C.3。
......................................................................(4)
式中:
R—鼠密度(捕获率),单位为百分数(%);
M—捕获鼠数,单位为只;
N—安放弓箭数,单位为个。
..................................................................(5)
式中:
C2—防治效果,单位为百分数(%);
R1—投放毒饵前鼠密度,单位为百分数(%);
R2—投放毒饵后鼠密度,单位为百分数(%)。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附 录 B
(资料性附录)
图B.1 农田区竹筒(PVC管)毒饵站示意图
图B.2 农舍区竹筒(PVC管)毒饵站示意图
图B.3 农舍区花钵毒饵站示意图
附 录 C
(规范性附录)
防治效果调查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