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害研究

您的位置:首页 > 鼠害研究

东方田鼠

来源:   发布时间:2022-05-23 16:39:06   浏览:

一、分布与危害
       东方田鼠,又称为沼泽田鼠、远东田鼠、苇田鼠、水耗子等,在分类学上属啮齿目(Rodentia)、仓鼠科(Cricetidae)、鼠平 亚科(Arvicolinae)、鼠平 族(Arvicolini)、田鼠属(Microtus)。
       东方田鼠分布我国19省区,北扩至蒙古、俄罗斯远东西伯利亚南部及朝鲜。在我国由北纬480向南分布至23030’,分化为多个亚种。目前中国动物志确定中国有5个亚种,即分布于陕、甘、宁和内蒙古南部的指名亚种M. f. fortis Büchner 1889,分布于黑、吉、辽及乌苏里、阿穆尔的乌苏里江亚种M. f. pelliceus Thomas 1911,分布于辽宁的新民亚种M.f.dolicocephalus Mori 1930,分布于湘、鄂、赣、皖、苏、沪、浙的长江亚种M. f. calamorum Thomas 1902,以及发现于闽江上游的福建亚种 M. f. fujianensis Hong 1981。
       东方田鼠不仅给农林业造成严重危害,而且还携带病源并传播多种自然疫源性疾病,同时该鼠具有天然抗日本血吸虫的特性。东方田鼠在洞庭湖汛期对滨湖农田作物的危害虽早有记载,但直至20世纪50~60年代其数量不大,一般只发生小片局部危害,不受重视。从70年代起危害才明显加重,1978年开始不时暴发成灾,可造成滨湖农田大面积绝收,东方田鼠的危害是季节性、突发性的。最大危害发生在汛期成群迁移时,对滨湖农田各种作物成片洗劫,可造成大面积绝收。东方田鼠在西北、东北和华东一些地区也经常对农业和林业造成严重危害。
二、形态特征
       东方田鼠为田鼠中的大型种类,体躯圆筒形,短尾、短肢,尾长为体长的1/3~1/2,着生密毛;足背着生密毛,足垫5枚,耳短圆,稍露于毛外。体背毛褐棕色,腹毛灰白色,尾双色,上下面分别与体腹面色调一致,毛色因亚种不同而有变化。

       头形圆短,吻钝腮大;头骨坚实,棱角不明显,侧观背隆、脑颅圆滑, 颧弓粗大,腭骨后缘中央后伸与翼骨相连,听泡较高。成体背面褐棕色,毛基灰黑色,毛尖栗棕色;腹面污白色,毛基深灰色,毛尖白色;背腹毛界限比较明显。尾双色,上下面的毛色各自与体毛背腹色调一致。 四足背毛与体背同色。幼体背面毛色较淡,呈灰褐色,腹面乳白色。
三、 生态习性
       东方田鼠喜爱潮湿、水草茂盛、土质松软的环境。在东北的小兴安岭、长白山等地区,东方田鼠主要栖息在踏头草甸、苔草草甸、洼地草甸、林间草甸和河流边低洼地带,同时在榛丛、杨桦林和坡地林缘。在黑龙江绥芬河地区,的溪旁形成优势种。指名亚种主要栖息于低湿多水的环境中,在森林草甸地带,洼地甸子、稻田埂上及水渠边多草处特别多。对于长江亚种的生态观察最早是盛和林等1964年在安徽省贵池县作的,东方田鼠主要栖息于长江沿岸及其支流岸畔河漫滩的低湿莎草地区,并密集在该地区新垦的菜田和麦田里。在洞庭湖区,东方田鼠以湖滩的苔草(Carex spp.)沼泽和芦苇—荻(Phragmites communis + Miscanthus sacchariflorus)沼泽为最适栖息地,汛期进垸内农田、岗地栖息,具明显的“避难”性质。此外,在福建、浙江、湖南以及长白山1000m 以上的山顶草地、林地亦有分布。
       东方田鼠主要以草本植物的绿色部分为食,也吃种子、地下茎、地上茎、各种农作物,啃树皮。也喜食含水量较大、质地松软的土豆、黄瓜等食物,不喜食干硬食物。
      东方田鼠巢穴特点是洞口多而成群,洞道密而表浅,结构比较简单,窝深10cm~30cm,新鲜居住巢仅1~2个,每个洞群的洞口数随洞内鼠数或季节而不同,洞口平均为14个左右,在洞庭湖湖滩少则1个,最多可达89个洞口,有时一窝鼠可构筑若干组洞群;在垸内则规模小而随地形布局,稻田小埂中往往一窝接一窝难以区分。
       东方田鼠昼夜活动有季节性差异,夏季多在夜间活动,其它季节多在白昼活动。安徽贵池东方田鼠在夏季夜间活动高于白天,黎明前高于黄昏,高峰出现在清晨2:00~4:00时。洞庭湖区东方田鼠两个活动高峰分别出现在日出和日落前后,夜间活动高于白昼,昼夜均取食、饮水,但昼夜间差异均不显著;在汛期洞庭湖涨水季节东方田鼠的捕获率夜间高于白天,晚上24:00时捕获最多;福建亚种昼夜活动虽有季节差异,但以夜间活动为主。
       东方田鼠寿命,在自然状况下大概不超过1年零2个月或2年。在室内饲养寿命最长的近3年。
       因营养不同,野生东方田鼠体重一般比室内饲养的同龄鼠轻,年龄组划分不可直接用上述室内体重标准。武正军等(1996)将3年捕获的1392只野鼠,参照两性生殖器官发育状况,也按胴体重划分5个年龄组:
       ⑴幼体组: ♀≤18.0g,♂≤18.0g;
       ⑵亚成体组: ♀18.1g~28.0g,♂18.1g~32.0g;
       ⑶成体Ⅰ组: ♀28.1g~38.0g,♂32.1g~46.0g (按全体重,♀>42g,♂>46g);
       ⑷成体Ⅱ组: ♀38.1g~48.0g,♂46.1g~60.0g;
       ⑸老体组: ♀≥48.1g,♂≥60.1g。
       洞庭湖区,捕获并剖检东方田鼠1392只。总雌性比=599/1392=43.0%,冬季3个月雌性比≥50%,其余月份<50%,6和9月仅约38%。年龄变化则是由幼体组雌性比70.4%降至老年组仅25.8%,呈递减趋势;两低龄组合计,♀性比为53.4%,3个成年组都是♀少,合计乃为41.1%。而该鼠幼期雌性高于雄性现象也见于室内饲养中, 刚出生的6窝乳鼠,仅1窝是4♂1♀,另5窝都是♀多于♂,总计26只乳鼠,♀占57.7%。在洞庭湖区能全年繁殖,年均怀孕率(%) 为33.0±6.9,按总数计为163/557 = 29.3%。年均胎仔数为4.56±0.37(SE), 按总数计则为838/163 = 5.14±1.57(SD)。每胎胎仔数最少1只,最多9只。东方田鼠在湖滩草地栖息时也能连续繁殖,调查中不时可见一个巢穴内有2窝仔鼠,一窝10g左右,另一窝初生,这与褐家鼠类似。窝仔数,室内饲养6窝,每窝3~5仔,平均4.33±0.33只;野外挖得10窝乳鼠,各4~6只,平均4.60±0.27只,略高于室内。各年龄组的繁殖能力,3个成体组平均怀孕率(%)为36.2±3.1(SE), 平均胎仔数为5.31±0.28。雄鼠各年龄组睾丸下位率依次为:0、8.75%、27.4%、58.6%和92.5%。两性一致表现出,随年龄增长其生殖力亦提高。
       洞庭湖东方田鼠种群的繁殖季节动态很独特。一是2个繁殖高峰的第一峰出现在早春,二是冬季保有较高繁殖能力,夏季繁殖力却特低。2月~4月合计怀孕率64.9%、繁殖指数3.25,为第一高峰,而最高怀孕率出在开春前的2月,这是其它鼠种都不会的。10月怀孕率50.0%,平均胎仔数6.40,繁殖指数3.20,为第二繁殖高峰。   
       东方田鼠在各类栖息地的数量季节动态有很大差别,在洞庭湖区,东方田鼠种群数量季节变动以“水位→栖息地”为主导,湖滩苔草地是东方田鼠的最适栖息地,每年汛期结束,湖滩露出,东方田鼠迁到湖滩,开始繁殖,其种群数量逐月增加,到4月~5月汛期前达数量高峰。汛期来得越迟,鼠在苔草地增殖的最后数量也就越高。在农田,每年冬春稻田区通常无东方田鼠,数量突然增长则在洪汛到来之时,是湖滩的东方田鼠迁移所致,东方田鼠迁入农田后,由于死亡及向纵深扩散,密度逐月下降,到10 月末回迁湖滩,11月农田鼠数量又大幅度下降。东方田鼠在农田的动态年年不同,主要取决于湖水位及与之关联的湖滩鼠迁移的状况。岗地的东方田鼠主要也来自湖滩,但有小部分东方田鼠是留在岗地越冬。冬春枯水期栖息湖滩草地时,是东方田鼠种群的主要增殖期;而夏秋栖息境内农田和岗地实属“避难”性质,是其生态脆弱期和经济危害期。连接两期的纽带是迁移,由湖滩迁出是被迫的,回迁则是主动的。如此循环往复形成了该种群对湖区特殊生态条件的适应,保证了种群的生存和发展。
、防治方法
       由于东方田鼠在各地对不同的作物造成危害,因此采取的防治方法也就不同。采用含水量较高的食物做诱饵,能提高适口性,可保证防治效果,建议使用此类食物配制毒饵。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管理员登录 /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