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害研究

您的位置:首页 > 鼠害研究

布氏田鼠

来源:   发布时间:2022-05-23 16:39:51   浏览:

一、分布与危害
      布氏田鼠,别名:沙黄田鼠、草原田鼠、白兰其田鼠、布兰德特田鼠。分类上属于田鼠属Microtus中毛足田鼠亚属Lasiopodomys。布氏田鼠有3个亚种,即指名亚种Lasiopodomys brandtii brandtii 、杭盖亚种Lasiopodomys brandtii hangaicus 、阿嘎亚种Lasiopodomys brandtii aga。我国境内均为指名亚种。
       在我国的分布有呼伦贝尔草原、锡林郭勒北部草原及浑善达克沙地以南的察哈尔丘陵草原3个分布区。呼伦贝尔分布区,包括新巴尔虎左旗、新巴尔虎右旗、陈巴尔虎旗、鄂温克旗、海拉尔区和满洲里市的干草原。锡林郭勒分布区,包括苏尼特左旗、阿巴嘎旗、锡林浩特市、西乌珠穆沁旗、东乌珠穆沁旗以及赤峰市克什克腾旗(达赉湖周边)干草原。察哈尔分布区,包括内蒙古正镶白旗、正蓝旗、太卜寺旗及河北张北、沽源、康保的干草原。
      布氏田鼠对草原植被的破坏力强。当数量高时,不仅啃食牧草,造成草场载畜量大幅度下降;而且加速了植被退化、沙化。家畜踩塌鼠洞亦会造成腿骨损伤,是畜牧业的大敌。由于布氏田鼠的密度变动快,挖掘作用期长;不能单纯以其数量指标衡量其危害程度。而需要综合植被、土壤、鼠的分布型以及地区特点来评价其危害等级。另一方面,土壤、植被被鼠侵害后如及时封育可使草场加速良性演替。布氏田鼠挖掘活动形成土丘,对草场生产力破坏严重。在封闭的条件下,土丘上的植被需要3~5年才能逐渐恢复至原来的面貌。若继续过度放牧则可能发生退化演替,直至田鼠数量降低才能逐渐恢复。
二、形态特征
      布氏田鼠的体型较小,略显粗笨;体长90~125mm;尾短小,仅为体长1/5~1/4。耳较短小。体背沙黄色或黄褐色,腹毛浅灰色,稍带黄色;背部和腹部间毛色无明显分界线。尾部背腹面毛色均与体背毛色相同,尾端毛较长。尾尖毛较长。沙黄色或黄褐色,幼体比成体色深。
三、生活习性
      布氏田鼠是干草原鼠种,栖息于典型草原及其周边的农牧业交界地区。群居,以“家族”为单位集中于同一洞系中。多选择植被退化的草场。布氏田鼠倾向于选择以冷蒿、羊草、多根葱为优势种的利用度较高,植被高度较低的退化草场。冷蒿、羊草、多根葱等植物为布氏田鼠提供优质足量的食物,为其生存繁殖提供基础。布氏田鼠对植物的啃食和植物自身生长处于此消彼长的动态平衡中,当布氏田鼠对植物啃食作用于植物自身生长时,植被会向着有利于布氏田鼠生存的方向演化从而使布氏田鼠数量进一步上升。
      布氏田鼠挖掘能力很强,每一洞系有洞口7~8个,多则20~30个。这些洞口在地面形成向心的洞系,其上被抛出的浮土覆盖,形成特殊的土丘景观。土丘覆盖了多年生牧草,代之以一年生杂类草,使牧场出现镶嵌式“土丘植被”。洞系结构复杂而浅;地下洞道纵横交错;其结构可分为仓库、巢室、粪洞、暗窗、盲道。仓库多位于洞系周围。巢室虽位于洞系中部最深处,距地面仅20cm~40cm。秋季要储存大量牧草,在8月下旬或9月初开始储粮,准备过冬。首先将洞内的仓库清理,扩展。此时土丘上可见大量浮土和霉草。随之鼠类的衔草入洞越来越频繁,跑道也越来越清晰。
      布氏田鼠是白天活动的鼠种。通常活动范围在100m以内。春季以10~16时为活动高峰。在交尾繁殖期、幼鼠寻觅新居以及食物短缺时迁移活动距离大为增加。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卫生防疫站(1975)用标志方法发现其活动距离可达20km。夏季活动避开烈日高温。天气凉爽时最为活跃,每日有2个活动高峰。8月~10月下旬是田鼠贮粮期,活动最为频繁。几乎整天都在忙于往仓内储草。这时地面会形成清晰的长达几十米的跑道。
      植食性。喜食冷蒿、多根葱、隐子草、锦鸡儿、冰草及苔草等。其食性有季节变化,在植物生长季节以植物茎叶为主要食物,洞口前会留下食物残余。春季嗜食鲜嫩的植物和种子。植物生长季节以植物茎叶、花朵为食,成鼠的平均日食量,鲜草38g(折合干草为14.5g)。食性与牧草的鲜嫩程度和含水量有很大关系。当植物的绿色芽减少或有限时,食物中根的比例会有所增加。在布氏田鼠的喜食植物中植物的蛋白质均属植被中的高蛋白或中蛋白植物。且喜食硅含量比较高的植物,这与布氏田鼠的臼齿不断磨损、终生生长,需要补充大量的硅有关。而布氏田鼠取食糙隐子草和克氏针茅可以缩短觅食时间,并降低它被天敌所捕食的机会。秋季储存大量牧草。洞系内的贮粮被分门别类的整齐堆放。每一洞系的存草量可达10kg以上,大量牧草被拖入洞穴,导致家畜越冬困难。冷蒿是其最喜储存的种类。有人曾在农田附近的洞系内挖出7.5kg小麦粒。
   生态寿命约14个月。但在实验室饲养条件下可存活2.5年,种群繁殖力强;各年度与季节间的数量变动幅度很大。
四、发生规律
      布氏田鼠种群数量有明显的季节波动和年度波动。当牧草开始萌发时,就有部分雌鼠怀孕,越冬田鼠每年可繁殖3胎,第1胎幼仔生于4月下旬到6月上旬,第2胎幼仔生于5月中旬到7月上旬,第3胎幼仔生于6月中旬到7月下旬。5月上旬至7月中旬是幼鼠大量出生的时期。当年出生的第一胎幼鼠参加繁殖。7月下旬繁殖强度开始下降,8月中旬基本停止。但有些年份,在9月仍有部分雌鼠妊娠、产仔。一般年份,多数个体繁殖2窝,少数可产3窝。数量高峰年多数个体繁殖3窝,甚至有些产4窝。每胎产5~10仔,最多15仔。
      引起种群变动过程的因素决定作用是种群的存活率和繁殖率2个种群内的因素。依据连续多年的数据以及在呼伦贝尔盟、正镶白旗样地的观测种群存活率对种群数量作用的关键时期在于幼鼠存活率和越冬率。而植被(植被生物量、植被类型)、降水(包括降雪时间、雪覆盖厚度、融雪期、降雨强度、降雨时期)、天敌、放牧等环境因子的影响在通过一定程度时滞效应对布氏田鼠的密度产生作用。
      布氏田鼠对草原干旱寒冷的气候特别适应,冬季的暴雪对布氏田鼠越冬几乎没有影响,但春季的融雪可造成鼠类的死亡。植物生长季节是布氏田鼠的繁殖期,这期间的干旱可能导致鼠类的繁殖窝数及幼鼠存活受到抑制。从而影响其繁殖率与幼鼠存活率。8月份的暴雨可造成布氏田鼠的大量死亡。
除游隼、金雕等猛禽外银鸥、灰伯劳等均可捕食布氏田鼠。捕食该鼠的兽类则主要有:伶鼬、艾虎、獾及沙狐等。
五、防治技术
       由于布氏田鼠对栖息条件有很强的选择性。一旦栖息环境,如植被、土壤水分以及生物群落发生改变,布氏田鼠的数量会出现明显的变化,因此可采取改变栖息地的方法,控制布氏田鼠的密度。具体做法是(1)建设草场围栏;并在围栏内适期禁牧以改变草场退化的状况。(2)通过轮牧管理适当调整封育时序的措施,促进恢复根茎型禾草,抑制双子叶杂类草的生长。达到恶化布氏田鼠越冬贮食资源,改善草场生产性能,并加剧冬季寒冷胁迫因子对布氏田鼠越冬种群作用。
       在空旷的地方树立鹰架利用猛禽控制鼠的数量。这种方法效果稳定、持久、不污染环境、无副作用,但作用缓慢,在鼠密度较高时控制效果不明显,可作为辅助措施。
       抗凝血杀鼠剂毒饵灭杀是防治布氏田鼠的常规方法。

 \

布氏田鼠(2010摄于内蒙古) 

附录:测报技术
       1 调查抽样技术
       常用方法。
     (1)铗日法 铗日法通常使用的鼠铗为中型鼠铗,灵敏度控制在为2~3g为宜。诱饵以方便易得并为鼠类喜食为标准,多数情况可用花生米作诱饵。鼠铗排列的方式是50个鼠铗为一行(所以又叫铗线法),铗距5m,行距不小于50m 。并行排列多行,连捕2昼夜,再换样地。即晚上把铗子放上,每日早晚各检查一次。两天后移动铗子。调查夜间活动的鼠类时或为了防止丢失鼠铗也可晚上放铗,次日早晨收回,所以又叫铗夜法。1铗日是指1个鼠铗1昼夜内捕鼠的数量,通常以100铗日作为统计单位,即100个铗子1昼夜所捕获的鼠数作为鼠类种群密度的相对指标。以捕获率来表示。例如,100铗日捕鼠10只,则铗日捕获率为10%。其计算公式为:

\

     (2)定面积铗日法  将50个鼠铗排列成一条直线,铗距5m,行距20m,并排4行,这样100个铗子共占地1公顷,组成一单元。于下午放铗,每日清晨检查一次,连捕两昼夜。

       在野外放铗时,最好多人合作。每50 个鼠铗为1组。放铗时,一人在前边按铗距把鼠铗放在地上,另一人在后边支铗,并放在适宜的地点上 (最好不离开其点5~10cm的地方,如小土坎、洞口附近等。
 每一生境中至少应累计500个铗日才有代表意义。
     (3)统计洞口密度 选择有代表性的样方,每个样方面积可为1/4~1hm2不等。样方四周加以标志,然后统计样方内各种鼠洞洞口数。统计时,可以数人列队前进,保持一定间隔距离 (宽度视草丛密度而定,草丛稀可宽些,草丛密可窄些)。注意防止重复统计同一洞口,或漏数洞口。
       2 发生程度分级标准
       根据内蒙古的调查,以莜麦产量损失率2%为防治阈值时,则主害期的防治密度指标是:
       (1)莜麦:生长期防治鼠密度5%,抽穗期8%。
       (2)春季(3~4月份)防治鼠密度指标为3%~5%,但初春因天气转暖、食物缺乏布氏田鼠上夹率偏高,防治密度可适当放宽至5%。
       3  防治适期
       根据害鼠发生规律,农田害鼠防治适期为:
       (1)春季灭鼠 布氏田鼠繁殖高峰期在4~6月,正处于布氏田鼠繁殖期,此时灭鼠可控制后一代种群数量。
       (2)秋末冬初灭鼠。在9月底至10月初,正值布氏田鼠贮粮期活动频繁,此时灭鼠能起到压低次年鼠密度的作用。
       (3)6月份可在布氏田鼠数量激增的草原开展局部范围灭鼠。其他时间灭鼠要因地制宜。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管理员登录 /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