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害研究

您的位置:首页 > 鼠害研究

草地鼠害的生态治理对策研究

来源:   发布时间:2017-03-10 16:40:28   浏览:

   多年来有关草地鼠害防治,国内外普遍采取化学防治策略。人们从多年灭鼠实践中逐渐认识到,单纯依靠此类传统策略,不仅难以保证环境安全(包括对非靶动物及草地生态系统的扰动),而且尚难满足高效畜牧业对持续控害的要求。目前国际上有害生物综合治理(IPM)研究发展趋势的明显特点是:强调有害生物与环境的整体性,突出持续的整体效益目标,注重自然调控作用,并不断加大无公害技术在综合治理中的比重。因此,从草地生态系统管理水平,运用生态学原理和方法探索无公害的持续控害途径及其理论基础已成为发展草地鼠害治理技术的重要方向。
       天然草地经长期过牧,在内蒙古典型草原导致达乌尔鼠兔→布氏田鼠→长爪沙鼠演替系列或连锁危害过程;在青海、四川西北部、甘南等地的高寒草甸草原导致高原鼠兔→高原鼢鼠演替系列,或连锁危害过程。关于天然草地放牧生态系统主要成员的生态经济关系及鼠害形成规律可归纳为如下模式:
       1)在过牧—草地退化—鼠害加剧退化、沙化的恶性循环中,草地退化以及滥垦是草地鼠害形成的主要原因,其起因是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是可控的;
       2)草—鼠群落协同演替的基本特征是植物群落结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鼠类数量。这在荒漠、草原、高寒草甸,以及草原区撂荒地的研究中,均得到明确的例证。因此,从草—鼠群落的 整体性与协同性原理制定草-鼠协同调控对策是强化系统自控功能、实现持续控害的基本途径。
       天然草地是一种可再生资源的自然综合体。可持续发展的畜牧业是以合理、适度的利用草地资源,并向自然资源适当投资保育其生物多样性及可持续的生产,以有利于其主要依靠自然因素完成的自我修复或生态修复,乃至能产生资源量的若干储备。相应的草地管理对策,包括鼠害治理,必须体现这种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因此,草地鼠害防治的着眼点不应该是“灭”或仅挽回“损失”,而应注重扶正草—畜—鼠的生态协调关系,才能从整体目标上根除成灾条件,获得促进草地畜牧业良性循环的持续效益,这就是实施以生态治理为核心内容的草地鼠害防治对策。
       长期以来,国内外对草地鼠害的防治多注意单向控制害鼠种群的策略和方法,未能摆脱应急防治、重复投资的被动局面,以至于难以实现持续控制。如前所述,草地植被在群落水平上为鼠类提供生存和发展条件,其组成物种的空间分布格局,可利用与不可利用植物种类的生物量,及其在群落中的比例,以及由植被构成的三维空间等因素的综合,共同影响着鼠类群落的结构、种间关系及数量动态。植物群落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鼠类赖以生存的多维资源状况,从而左右它们适合度的大小。因而,通过对植物群落的协同管理可以导引鼠类群落的演替方向。实施以生态治理为核心内容的综合治理的主要途径应着重配合草地改良和退化草地的修复,因地、因鼠制宜地应用生态工程原理和方法,从以下几个方面制订综合治理鼠害的协调方案。
        1)立即停止掠夺式的放牧活动,实行草地的优化科学管理。推行季节放牧营地制度,以草定畜,划区轮牧休闲育草,并依据各地自然条件建立人工饲料基地。 禁止开垦天然草地,处于农牧交错区生态脆弱带的已垦地要退耕还草,已有的牲畜应实行圈养化。
        2)着力保护好害鼠入侵阶段的轻度危害草地。在早春实施药物防治后,应有休牧、轮牧、轮封或其它调整载畜量措施的配合。此类草地如能及时采取切实的保护措施,植被恢复较快,有可能在短期内通过生态修复向良性循环方向转化。
        3)在害鼠入侵和聚集阶段,草地已明显退化或严重退化,植被稀疏低矮化,即使采取封育措施,在害鼠密度较高的情况下,植被的破坏过程仍将继续。除应有计划地安排药物防治外,尚应考虑浅耕补播适合的牧草,同时实施围栏封育,在有水源条件地区也可考虑灌溉、施肥、建立人工草地等配套综合措施。布氏田鼠、高原鼠兔、长爪沙鼠等的种群数量年间有较大变动。在数量高峰之后,通常有2年左右的低谷期,且害鼠种群易受灾害气候如暴雨、大雪的打击,导致种群数量骤降或崩溃,如能配合害鼠种群数量的预测,抓紧利用有利时机实施上述措施,当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对于那些有贮草越冬习性的害鼠,应配合秋季打草,着重收刈猪毛菜等1年生植物,以减少其收贮量,恶化其越冬和翌春的繁殖条件。
       5)保护天敌动物,严禁狩猎猛禽和草原食肉兽。在农牧交错带的饲草饲料基地或人工草场周围规划林带或林网建设,适当“补加”草原食肉兽和猛禽的栖息条件,以充分发挥它们与害鼠互为调节因子的作用。

       参考文献:《我国草地鼠害的发生原因及其生态治理对策》—钟文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管理员登录 /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