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发布时间:2019-11-08 15:08:53 浏览:
为提高农区鼠情监测与防治技术水平,更好服务脱贫攻坚、产业发展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11月6-7日,全国农技中心联合中国植保学会鼠害防治专业委员会在甘肃省兰州市举办第16期全国农区鼠害监测与防控技术培训班。培训班总结交流了2019年鼠害监测与防控工作,会商了2020年农区鼠害发生趋势,讨论了2020年全国农区鼠害监测与防控工作方案,并研究了鼠害防治专业委员会下一步的工作计划。
培训班指出,随着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不断深化,种养结构和生产方式加快调整,农区鼠害发生危害也出现一些新的特点,局部地区呈现加重发生态势,如湖南洞庭湖区鼠密度最高达到82%,广东省局部地区水稻田鼠密度达到20%以上,黑龙江春季最高鼠密度达到40%,甘肃省中药材种植区局部鼠密度达10%以上,对我国粮食和中药材等经济作物产业发展造成较大影响。因此,必须加强农区特别是种植业结构调整地区和一些贫困地区的湖区、库区、山区(半山区),以及农林、农牧交错地带的鼠情监测力度。要因地制宜组织春秋季农区统一灭鼠,同时加大TBS等害鼠绿色防控技术示范与推广。
培训班强调,随着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国外鼠种随着货物运输传入我国风险加大,必须大对边境口岸的监测力度。从目前对新疆监测中捕获的褐家鼠的基因检测结果来看,入侵新疆的褐家鼠基本确定为国外入侵种。当前,南疆和北疆地区褐家鼠已经成为第一大优势鼠种,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及时组织开展统一灭鼠,减少褐家鼠对新疆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的危害,控制鼠传疾病的发生,确保实现“保生态、护产业、健康宜居”的新时代鼠害防控目标。
培训期间,中国植保学会鼠害防治专业委员会的12位专家分别就鼠种鉴定、鼠类与生态、褐家鼠入侵、人居环境中的鼠害问题、物联网监测、鼠害防控技术和杀鼠剂使用等作专题报告。来自全国各省级植保机构和部级鼠情监测点的技术人员140多人参加了培训。同时,为更好地保障扶贫产业发展,针对近年来一些产业扶贫地区鼠害严重发生的问题,专门邀请甘肃省以中药材为主要扶贫产业的贫困县15名基层植保技术人员和新疆南疆四地(州)15名基层植保技术人员参加本期培训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