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害知识

您的位置:首页 > 鼠害知识

自然环境改变与鼠疫发生的影响

来源:   发布时间:2022-08-15 17:27:51   浏览:

鼠疫曾发生过三次世界大流行,造成约1.6亿人死亡,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20世纪90年代鼠疫发生大幅回升,被WHO列为重新流行的传染病。2017年,马达加斯加暴发鼠疫疫情,报告鼠疫病例2575例,死亡221例,病死率达9%。2019年,内蒙古出现多点暴发鼠疫,确诊4例,其中2例被送到北京后确诊为肺鼠疫,因疫情得到有效的控制,没有造成扩散。多次鼠疫疫情的发生警示人们鼠疫从未消失,它就在人们身边而且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安全。鼠疫是典型的自然疫源性疾病,鼠疫发生和流行与疫源地生境的改变密切相关,而环境突变效应对疫源地生境有着深刻的影响。

1 鼠疫疫源地生境

鼠疫作为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鼠疫耶尔森菌(简称鼠疫菌)是其病原体,它可以不依赖于人类而独立存在于环境。根据鼠疫菌、宿主、媒介和地理环境四大要素特征,我国划分了12种类型的鼠疫自然疫源地,不同类型鼠疫自然疫源地在地理分布、空间结构、流行季节、周期变化、感染方式、传播途径和致病机理等方面存在着很大差异。

鼠疫自然疫源地在稳定的环境条件下会处于静息状态。鼠疫疫源地是鼠疫传播流行过程的基本单位,所以要从疫源地来研究鼠疫的微生态和发病机制。在鼠疫生态系统中,若环境中没有鼠疫菌,疫源地也就不复存在。鼠疫菌依托环境而存在,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基因组不断变异,适应力逐渐增强,因而各鼠疫自然疫源地表现出了不同的毒力。对鼠疫菌进行DRF/MLVA基因组分型结果表明:我国鼠疫自然疫源地存在36个DRF主要基因组型和114个MLVA基因组型,其中主要基因组型种群在疫源地中发挥主要作用,次要基因组型种群则可能不适应环境而被淘汰。

在鼠疫疫源地中,鼠疫菌的主要宿主——啮齿动物不仅为其提供了生存环境,还充当了传播媒介的寄主角色。我国鼠疫疫源地宿主动物共计86种,其中14种主要宿主均为啮齿类,次要和偶然宿主动物有72种。由此可见,啮齿类动物在传播及保存鼠疫菌方面起着关键作用。媒介蚤在鼠疫的传播过程中则起重要的桥梁作用,寄生在宿主动物体表的蚤类通过叮咬将鼠疫菌传播到人体而引发鼠疫。我国鼠疫疫源地目前共发现媒介63种,其中主要媒介蚤类28种,次要和偶然媒介35种。依据鼠疫媒介在疾病传播环节中的作用,我国采用理化方法杀灭鼠疫媒介,在预防和控制鼠疫的流行中取得了良好效果。

鼠疫在疫源地的存在更多是维持一个稳态,并不会时常显露出来,其发生是某个或某几个因素发生了变化,导致稳态失衡,这样鼠疫首先在动物间开始显现出来,发现不及时或控制不力即可波及到人间。在破坏鼠疫稳态的因素里,自然灾害的发生就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地震、洪灾、干旱等自然灾害引起的环境变化可导致地理生态环境破坏,挤压鼠疫宿主动物和媒介的生存环境,可以使宿主和媒介的密度增高,或增加与人类接触的机会,进而促成鼠疫等疾病的发生和流行。自然灾害后瘟疫发生的机制是一个备受争议但值得研究的医学问题,探讨自然灾害对鼠疫等传染病发生的影响有利于做好灾害发生后的传染病监测和防控工作。

2 自然灾害与鼠疫

2.1 地震与鼠疫的关系

在人类历史上地震是造成原生自然环境、生物群落分布改变的重要原因之一。地震对森林植被、地理环境的破坏可改变鼠疫自然疫源地的生态环境,有文献显示在发生地震后出现了鼠疫暴发。1993年印度发生6.4级地震,次年发生苏拉特风暴,报告可疑鼠疫病例5150例,确诊167例,死亡53例,引起了社会的巨大恐慌,导致当时全国性经济崩溃。2013年伊朗东南部发生7.7级地震,研究人员对震区啮齿动物进行调查后发现平均每只鼠类动物身上都能监测到5匹蚤和1只蜱。同时由于剧烈的地壳活动,在震区周围约10km2的地区,发现大量无活动痕迹鼠穴,表明啮齿动物向四周迁移。与此同时,震区中的灾民大规模聚居在临时避难所,人与蚤之间接触的机会变多,增加了鼠疫等传染病发生传播的风险。因此,地震过后对灾区进行疾病风险评估时需充分考虑地震强度、鼠疫疫源地、季节气候等多方面因素,以对鼠疫等重大传染病采取正确的预警、预防措施。2010年4月,属于喜马拉雅旱獭鼠疫疫源地的青海省玉树市发生7.1级地震,卫生部门关注到旱獭和跳蚤可能会因地震的影响提前结束在洞穴中冬眠而出蛰,因此政府立即禁止救援人员和当地群众与死亡动物(尤其是旱獭)有任何接触,加强疫情监测等防控工作,因而有效避免了鼠疫疫情的发生。地震短时间内引起鼠疫疫源地局部生态环境的巨大改变对鼠疫相关的危险因素有直接影响作用,但是目前这方面相关的研究却很少,这提示今后进一步加强地震过后对鼠疫发生危险因素的监测研究,为地震过后预防鼠疫等疾病提供依据。

2.2 旱涝与鼠疫的关系

近年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愈发频繁,旱涝不仅直接威胁人类生命安全,而且促进鼠疫等虫媒传染病的暴发流行。国外有研究显示旱涝与鼠疫的发生有显著的关联。洪涝的发生会压缩鼠疫宿主啮齿类动物的栖息地,增大与人类的接触机会。长时间的干旱则会增加啮齿类动物的摄食难度,降低抵抗力,使寄生蚤数量大幅提高。除此之外,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也会增加人类社会对食物的获取难度,食物的缺乏降低了人的免疫力,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人间鼠疫的发生。

2.3 气候变暖与鼠疫的关系

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象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预测,到2100年全球平均气温将会上升1.5~4.5℃。气候变暖会改变全球水、热资源和动、植物分布格局,甚至导致海平面上升,陆地面积减少,自然灾害发生频率上升等一系列问题。气候变暖引起的环境变化极具多样性、复杂性,同时对鼠疫也有着深刻影响。气候变暖显著增加年降雨量在鼠疫传播动力学中起着重要作用,这种作用可以用营养级联假说来解释。假设降雨量增加使植物生长茂盛,为啮齿类宿主动物提供了充足的食物,增加了啮齿类动物的密度和丰度。啮齿类动物的密度和丰度与鼠疫的发生密切相关,当啮齿类动物密度超过临界值发生鼠疫的危险性则会增大。在未来气候变暖的情况下,鼠疫疫源地可能随宿主动物的变迁而发生较大变化。气候变暖另一方面影响是对物种多样性的破坏。有研究证明在非洲大型野生动物减少的情况下增加了鼠疫、巴尔通体病等鼠传疾病的流行。在气候变暖的影响下,人类正处于一场全球性的物种灭绝危机之中,近几个世纪地球上的大型野生动物将大规模灭绝。这种有选择性的大型野生动物灭绝现象会导致部分群落丢失而对啮齿类动物产生级联作用。气候变暖造成的大型野生动物种群消失会释放对啮齿类动物和媒介的密度控制,导致环境中人畜共患病病原体丰度增加,从而增加了鼠疫暴发流行的风险。虽然鼠疫与气候变暖之间关系还需要深入观察研究,但是气候变暖引起气象变化、物种多样性及其分布格局改变,将会直接或间接的促进了鼠疫的暴发流行,对公共卫生产生了深远影响,提示我们需要重视对有效应对策略的研究。

3 展望

鼠疫作为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其流行常给人类健康和社会经济发展带来沉重的打击。然而鼠疫的发生机制还有诸多不明确,仍有待进一步研究,但可以确定鼠疫的发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主要包含了鼠疫菌的突变、地理因子、气候因子、人为干扰等。自然灾害引起的环境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宿主动物和媒介昆虫密度,甚至引起鼠疫菌突变,破坏鼠疫生态系统原有的平衡,促进动物间鼠疫或人间鼠疫的暴发流行。在全球气候变暖加剧、自然灾害愈发频繁的环境条件下,鼠疫疫源地的结构及其生态系统也将随之改变,给鼠疫的暴发流行带来了更大的可能性。因此,加强鼠疫与自然灾害的研究,明确各种自然灾害与鼠疫宿主动物、媒介昆虫、鼠疫菌之间的相关性研究,探讨自然灾害发生后鼠疫发生的机制,对预防和控制自然灾害发生后鼠疫等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具有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黎文鸿,王梦迪,尹家祥.自然环境改变对鼠疫发生的影响[J].中国热带医学,2021,21(10):1013-1016.DOI:10.13604/j.cnki.46-1064/r.2021.10.20.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管理员登录 /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