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新闻

旱獭的生态学特点(上)

来源:   发布时间:2024-04-24 16:13:11   浏览:

image.png

1 分类地位

旱獭又名土拨鼠、哈拉、曲娃(藏语)等,在分类学上属哺乳纲(Mammalia)啮齿目(Rodentia)松鼠科(Sciuridae)旱獭属(Marmota),是旱獭属中体型最大的大型冬眠啮齿动物,全世界共有14种旱獭,我国发现了4种,分别为喜马拉雅旱獭、蒙古旱獭(M.sibirica)、灰旱獭(M.baibacina)和长尾旱獭(M.caudata),其中数量最多,分布最广,危害最大的是喜马拉雅旱獭。喜马拉雅旱獭与蒙古旱獭在大约198万年前分化。2008年我国青海省门源回族自治县曾发现了首个白化旱獭家族。

2 分布

旱獭分布于青藏高原有关国家和地区。在国外主要分布于喜马拉雅山及喀喇昆仑山南坡的克什米尔、尼泊尔、不丹和印度北部等地。在我国旱獭广泛分布于青藏高原,包括青海省、西藏自治区、甘肃省、四川省西北、云南省,以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的叶尔羌河上游右岸山地。青藏高原是喜马拉雅旱獭的发生中心,新疆的喜马拉雅旱獭由青藏高原扩散而来。

旱獭作为青藏高原的特有物种,对青藏高原低温低氧的自然环境有着较好的适应。从生理机制角度来看,旱獭适应气压低和氧气稀薄的特征表现为体温、代谢、心率和耗氧量的降低。不同栖息生境和海拔的旱獭其心肺组织病理切片显示不同程度的适应性改变,平均红细胞体积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而血小板则相反,随海拔的升高而增加。

从分子机制方面来看,乳酸脱氢酶-5lactate dehydrogenase 5LDH-5)的主要作用是使丙酮酸还原成乳酸,LDH-5与丙酮酸还原酶可保证机体在氧分压降低的情况下,从酵解途径获得所需的能量。在研究冬眠期间的转录变化,包括肝脏中负责脂肪酸代谢的基因以及大脑中参与补体和凝血级联反应,以及干细胞多能性通路的基因时,发现Slc25a14cAamp基因在低海拔和高海拔群体间表现出明显的基因型差异。此外,研究发现旱獭的ND5基因可作为适应高海拔低氧环境的候选基因。 

3 形态

旱獭属于中型兽类,体长5060cm,尾长1012cm,体质量3.59.0kg,雄体略长于也重于雌体。雌体乳头6对,2对位于胸部,4对位于腹部。头部短而阔,略呈方形。体背部呈枯草黄色,少数为灰褐,腹毛与耳毛相近,为沉黄色。尾巴较短且上下扁平,四肢短而粗壮,趾端有利爪。 

4 遗传特征

旱獭染色体数目为2n=38,其中17号染色体具有细胞间的多态现象。与世界上其他13种旱獭相比,虽然不同种之间染色体数目时有相同,但其染色体的核型各异。Chao等报告了喜马拉雅旱獭线粒体基因组的完整序列,基因组长度为16443bp 

5 年龄、性比(雄/雌)与婚配制度

旱獭的生存寿命平均89年,最长寿命可达10年,旱獭数量与年龄呈直线负相关,其种群18岁龄的年龄组成,占比依次为41.67%24.24%14.39%10.99%4.54%2.65%1.14%0.38%。种群年龄组成的变化,直接关系到旱獭数量的波动。年龄划分主要有2种方式:第1种主要以旱獭的白齿面磨损程度作为重要指标,第2种依据旱獭外部体征测量和臼齿咬面磨损程度鉴定獭龄。

蒋志勇等对青藏铁路沿线的研究表明,旱獭种群中性比接近11,而在云南省滇西北部(性比1.021)和青海省(性比1.21)观察到的均为雄獭多于雌獭,这可能是因雌兽和雄兽在空间行为、生理和寿命等方面存在差异所致。黄孝龙和刘丽娴及国外针对高山旱獭(Alpine marmots)的研究中也证实了这一点。旱獭婚配制度主要为一夫一妻制,但当人为干扰时,所导致的洞穴资源特征变化会对旱獭的婚配制度产生影响。

食性旱獭活动行为有取食、戏耍、追逐、鸣叫、瞭望、掘洞和躺卧等,在各种活动中取食占比时间最多,可达58.0%。旱獭为杂食性,喜食水分较多的植物部位,如叶、嫩芽、幼茎等,也会捕食昆虫、甲壳类、蜘蛛和小型鼠类等,食性较广。在农田附近亦取食青稞、燕麦以及油菜和土豆等作物的绿色部分。栖息地食物的可利用性决定了旱獭的食物选择模式,调查发现不同生境下的植物种类大多都出现在旱獭食谱中。在甘南草原发现3种啮齿动物的营养生态位宽度依次为旱獭>高原鼢鼠(Eospalax baileyi>高原鼠兔(Ochotona curzoniae)。当旱獭的采食受到干扰时,旱獭会减少觅食时间来应对外界干扰,食性泛化有利于提高动物的生存概率。

旱獭采食有季节性变化。秋季为旱獭增肥最旺时期:旱獭加强取食,体内迅速积累脂肪,至冬眠前其体内脂肪量一般可达1.01.5kg。在地面觅食时,一般不远离洞群,在食物丰富而人为影响较小的地区,通常在100300m以内的范围内活动。 

6 年际活动节律

旱獭1年中的活动可分为5个时期。出蛰期:地面温度达到一定值(5℃)旱獭才到地面活动,这一时间旱獭活动很弱、以恢复生理机能为主,旱獭在初出蜇时,有食巢草现象,可能为食物匮乏所致;性行为期:此期旱獭仍需消耗体内的积脂;哺乳期:雌体正处于妊娠阶段或者刚刚生下幼仔,活动很少;活动盛期:79月是旱獭的生长育肥期,觅食活动最明显,是积脂的主要阶段,脂肪的积累和冬眠期间脂肪的损失决定了其冬季的生存和随后的繁殖成功。活动范围雄性大于雌性,成体大于幼体,以幼体最为活跃;入蛰期:旱獭在当年的8月底9月初最后一次秋雷后,即不进草食,并多次反复喝水,目的是排空膀胱及胃肠,这时排出的粪便呈硬节样干便。9月底10月初即可见堵洞进入蜇眠期,10月中旬入蜇完毕。冬眠时的顺序是先幼獭后成獭,此时心肺循环减慢,从巢中取出冬眠旱獭也不苏醒,拿出洞外5min后经风一吹,才开始慢慢苏醒。冬眠刚结束的旱獭胃肠内外壁均附有一层较厚的黄色脂肪,并有腥臭味。动物行为周期性地重复发生的现象称为行为节律,行为节律大都由体内的生物钟调控,但需靠外在的定时因素起作用。通常旱獭冬眠期持续120150d,当在室内饲养条件下时缩短至100d,不仅冬眠时间向后推迟1个半月左右,出蛰也比野外提前。 

7 繁殖

旱獭属单周期动物。雌獭3岁龄始达性成熟,46岁龄繁殖者最多,妊娠率与年龄的关系呈抛物线型。繁殖季节主要在48月,出蛰后不久即交尾,交配多在早晨进行,交尾期持续20d左右。孕期为2130d,每胎产仔28只。但旱獭的繁殖期受气温的影响:低海拔地区因旱獭出蛰较早,故旱獭繁殖较早,高海拔地区则相反。分娩后的仔獭全身无毛,体质量约40g,哺乳23周。幼獭成活率约40%,妊娠期与乳幼獭期均有旱獭夭折,妊娠期间平均每只妊獭接近1个死胎。但正常情况下,旱獭群体的数量变化不大。1986年黄孝龙和刘丽娴报道旱獭室内繁殖成功。旱獭的繁殖能力强弱与种群密度有一定的关系,当种群密度大幅度下降时,其繁殖成功率则相应提高。但不论旱獭数量如何变动,成年旱獭在旱獭群体中的占比不变。每一小家族通常由1对雄雌成兽及其12岁龄的仔兽组成,最多者9只,最少仅雌雄1对。 


免责声明:以上部分图片和资料均来源于网络,由我方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改正或删除。

文章节选自:蒋可,熊浩明,靳海晓,田富彰,李伟,魏有文,马英,何建,苏晓东,米宝玉.喜马拉雅旱獭生态学研究进展[J].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2024,35(1):121-127.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管理员登录 /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