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我国草原鼠害防控:现状、挑战与对策

来源:草原与草坪   发布时间:2024-11-25 08:57:50   浏览:


鼢鼠.JPEG

一、草原生物灾害现状:鼠害危害面积占比高

我国草原广袤,是重要的陆地生态系统,具有极高的生产与生态价值。然而,近年来草原生物灾害频发,其中鼠害尤为突出。据统计,2019 - 2023 年全国草原生物灾害年均危害面积达 8.36 亿亩,约占全国草原总面积的 21.07%,而鼠害年均危害面积就有 5.88 亿亩,占草原有害生物危害面积的 70.34%。

二、草原鼠害的严重危害

(一)植被与土壤破坏

草原害鼠多以牧草为食,且有贮食、掘洞习性。当鼠类数量剧增,会大量啃食草原植被,导致草场退化,牧草减产。它们的掘洞行为还会破坏土壤结构,引发水土流失,使草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遭受重创。

(二)鼠疫隐患

鼠害的泛滥还可能引发鼠疫的暴发,对人类健康构成直接威胁,同时也给畜牧业带来巨大冲击,严重制约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与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草原鼠害防控现状与技术模式

草原鼠害主要在内蒙古、四川、西藏、甘肃、新疆、青海等省份肆虐,主要危害种类包括高原鼠兔、布氏田鼠、高原鼢鼠、达乌尔黄鼠、大沙鼠等。近年来,在防控方面已取得一定进展,2019 - 2023 年草原鼠害年均防治面积 1.08 亿亩,其中绿色防治面积 0.69 亿亩,绿色防控率 63.89%。逐步形成了以生物药剂、物理防控和生物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为主,溴敌隆等化学药剂防控技术为辅的综合防控技术模式,并结合草地补播和围栏封育等生态修复技术,巩固防控成效。

四、草原生物灾害防控工作面临的挑战

(一)监测预警体系不完善

我国草原面积辽阔,鼠害种类繁多,但监测站点数量稀少,基层人员队伍不稳定且技术力量薄弱,难以构建起全面高效的监测预警网络。现有的监测技术落后,缺乏规范和引导,预测模型少且可用性差,多依赖经验、气象数据和有限的地面调查数据进行预测,准确性大打折扣。此外,业务应用系统建设滞后,信息报送渠道不畅,严重影响了鼠害防控工作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二)防治药剂受限

在农药管理法规和政策调整的影响下,鼠害防治常用的溴敌隆、C 型肉毒素和 D 型肉毒素已成为限用药剂。同时,相关技术和产品研发滞后,导致草原鼠害防治陷入 “无药可选” 的困境,极大地制约了防控工作的开展。

(三)宣传引导陷入困境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自媒体乱象丛生。一些自媒体为博眼球、引流量,对草原鼠害相关信息断章取义、恶意拼凑,误导公众舆论。例如,将高原鼠兔、鼢鼠等宣传为 “草原精灵”“草原生态工程师”,使得草原鼠害防控在网络舆论中处于极为被动的局面,公众对鼠害防控的认识产生偏差,给防控工作的推进带来了很大的阻力。

(四)防控资金短缺

草原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财政状况紧张,主要依赖中央财政补助资金开展防控工作。但资金缺口巨大,如 2022 年全国草原有害生物危害面积 7.26 亿亩,按 3 元 / 亩的标准计算,所需防治资金 21.78 亿元,而实际投入资金仅 4.37 亿元。且随着劳务成本和药剂药械物价的不断上涨,当前的防治成本已远远无法满足实际工作需求,进一步加剧了防控工作的难度。

(五)质量评估缺乏标准与监管

草原有害生物防治任务项目化管理尚处于起步阶段,缺乏明确的指导性文件和规章制度。多数地区仅以鼠害种群密度作为防治效果评价标准,未形成统一的区域标准,也未综合考量防治技术、面积、经费使用和管理措施等因素,缺乏全面系统的防治成效评价指标体系。部分地区虽开展了防治质量评估工作,但多流于形式,以地方上报数据为准,缺乏有效的核实核查手段。在采用购买社会化服务开展防治工作时,对第三方防治机构缺乏有效监管机制,普遍存在 “一包了之” 的现象,过度依赖第三方,导致实际防控成效难以保证。

五、草原生物灾害防控工作的机遇与对策建议

(一)前所未有的重视与机遇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草原有害生物防控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加强草原生态保护,筑牢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并就外来入侵物种防控作出重要指示批示。相关政策文件如《关于全面推行林长制的意见》《关于加强草原保护修复的若干意见》以及党的二十大报告等,均对草原有害生物防治提出了明确要求,为草原鼠害防控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标志着其迎来了重要的战略发展期。

(二)构建防治责任落实长效机制

以林长制为引领,推动各地落实草原有害生物防治行政领导负责制,实现统一领导、组织和指挥。完善林长制考核中鼠害防治部分的考核指标,年初下达任务,年中督促指导,年底严格考核,对表现不佳的地区加强督办。注重差异化考核,激励各地防治主管部门积极作为,切实提升应急防控能力,加强跨区域联防联控和应急演练,时刻保持对鼠害防控的高度重视,确保防控工作的扎实推进。

(三)推进规章制度建设

适应机构改革新形势,创新健全规章制度,保障鼠害防控工作规范化、标准化。建立防控信息联系报告制度,确保信息畅通。制定《林草有害生物监测预报工作规则》《草原有害生物发生区划与防治指南》等行业标准及相关监测预报技术规程,重塑监测预报技术体系与管理机制。推进相关制度的制修订工作,强化林草融合,开展草原外来入侵物种风险评估和检疫管理工作,实施草原鼠虫害绿色防治计划,推广绿色防治措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四)完善监测预报体系

各级监测站和管理机构是监测防控体系的核心力量。通过盘活存量,建立动态管理机制,优化现有 16 个草原鼠害监测站资源配置;做优增量,依据规划新建监测站;做大总量,指导地方增设省级监测站点,构建全方位监测网络。同时,完善监测预报队伍、技术和标准体系,增强工作稳定性。利用遥感卫星等数据资源,构建空天地一体化监测网络,强化草原动态监测。健全监测评价数据汇交、发布和共享机制,加大鼠害发生动态监测与调度力度,及时发布趋势预测和生产性预报信息,开展重点生态功能区孕灾环境因子监测与数据库构建,推动大数据预报技术应用。

(五)创新防控示范区建设

针对草原鼠害种类多、面积广、防治技术有限的难题,聚焦重点区域和种类,建设综合防控示范区。创新构建多部门协同、多环节衔接、多层次推进的防控体系,研发高效监测技术,提高监测预报的速度与精度。探索可持续综合治理技术,开展精准施药和生态治理示范,提升科学防治水平。建立鼠害灾害损失评估指标体系,开展重点区域灾害损失评估与防治成效评价试点,为大规模防控提供经验借鉴。

(六)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

以鼠害防控需求为导向,推动科研院所与企业建立紧密的产学研用合作关系。建立科技成果共享与对接机制、转化激励机制,引导科技成果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推动转化应用。完善产学研用整体规划,发挥政府引导作用,搭建信息发布共享平台,通过 “揭榜挂帅”“技术难题征集” 等政策,汇聚各方创新力量,实现科技成果供需常态化对接。优化人才培养机制,释放人才潜能,完善人才引进、培养和流动机制,支持企业建立产教融合基地,创新人才培养路径,构建以创新创业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为鼠害防控提供坚实的智力支持。

(七)科学防治与宣传培训并重

结合草原鼠害普查、监测站点建设和示范区建设成果,制定科学防控指导意见,推行 “生态优先” 的治理策略,实施以鼠害种群密度调控为核心的综合治理项目。加强草地科学管理与利用,遏制超载过牧和人为破坏,通过动态轮牧、退牧还草、牧草种植、鼠害控制等综合措施,维持生态平衡。同时,加强基层人员培训,制定系统培训计划,提升从业人员业务能力。利用多种媒体加大宣传力度,及时发布灾情信息,总结防治经验,宣传典型案例,提高牧民防治技术水平和防灾减灾意识,充分调动其参与防治的积极性。主动适应新媒体环境,实现宣传模式从 “单向” 向 “互动” 转变,妥善应对舆情,掌握舆论主导权,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草原鼠害防控的良好氛围。

免责声明:以上资料均来源于网络,由我方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改正或删除。

文章内容参考:杨鼎,张双宁,徐震霆,等.我国草原生物灾害防控形势及对策[J/OL].草原与草坪,1-10[2024-11-25].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管理员登录 /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