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新闻

围栏条件下鼠类对林木种子的扩散和贮藏

来源:   发布时间:2025-10-16 14:44:16   浏览:

鼠类组成对种子扩散有着重要影响,同域分布的鼠类在体型、牙齿形态、营养需求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因此,他们在区域内对种子命运的影响各不相同。在自然条件下,不可能评估某一鼠类对多种林木种子扩散的影响效应。野外调查通常在群落水平上评估种子和鼠类之间的相互作用,很难区分鼠类对某一种子性状的特定行为反应。研究在半自然围栏中,阐明同域分布的3种鼠类对5种同域分布的植物种子扩散的影响,验证以下推测:1.鼠类对种皮厚的种子扩散较慢,而优先搬运种皮薄的种子;2.鼠类优先就地取食种皮薄的种子,而偏好扩散和贮藏种皮厚的种子;3.鼠类偏好贮藏热值高的种子,而取食热值较低的种子;4.体形大的鼠类原地取食更多的种子,体形小的则倾向于扩散后取食;5.大型鼠类集中贮藏更多的种子,小型鼠类则分散贮藏更多的种子。


结果表明:鼠类搬运种皮厚的种子要比搬运种皮薄的种子速度慢,优先选择种皮薄的种子反应了鼠类的贮食策略(Yi et al.2015a)。种子重量和大小与鼠类取食和贮藏的种子比例之间没有明显的相关关系。相比于其他4种植物种子,单宁含量较高的蒙古栎橡子要么被就地取食,要么被扩散后取食,分散贮藏的比例较低,这与高单宁假说不一致。种子重量和单宁含量对种子命运的影响可能被其他突出性状所掩盖(如种皮厚度)。种皮厚度与种子搬运率之间存在明显的负相关关系,但与原地取食的种子比例之间没有明显的相关关系,反映了种皮厚度在鼠类选择和扩散种子中的关键作用,然而,种皮特别厚的种子(如胡桃楸)却阻碍小型鼠类的扩散和取食,反应了厚种皮对种子扩散的负面影响。结果表明,高热值的种子被鼠类优先集中贮藏,集中贮藏的种子比例和种子热值之间呈显著正相关,表明种子营养成分对鼠类贮藏食物也有重要影响。尽管红松和胡桃楸种子都具有较高的单粒热值,但鼠类分散贮藏的红松种子要比胡桃楸种子多,反映了处理厚种皮种子所消耗的能量与其营养价值回报间的平衡。


与大体形的花鼠相比,小体形的大林姬鼠和棕背䶄集中贮藏更多的植物种子;相反,花鼠则分散贮藏较多的植物种子。除此之外,大体形的花鼠原地取食更多的种子,而小体形的大林姬鼠和棕背䶄则偏好将种子搬运到安全的地方(如角落或窝巢)再行取食。由此说明,体形大小与食物贮藏策略(分散贮食和集中贮食)的演变并没有直接联系,采取贮藏策略可能只是贮食者对贮藏点防御与偷盗的一种行为反应。


本研究揭示了鼠类和植物种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协同进化关系。一方面,植物需要提高种子的大小和营养含量来吸引潜在的种子传播者。另一方面,植物需要通过各种物理和化学防御系统来避免被动物过度捕食。植物种子吸引和防御特征之间的均衡,影响鼠类对其搬运、捕食和贮藏。鼠类需要权衡处理不同种子的能量消耗与回报,反映其处置、取食和贮藏各种种子的能力。因此,在鼠类-植物种子的相互作用系统中,二者的相互作用在群落水平上通常是复杂的,种子特性和鼠类组成的双重作用对于种子扩散过程具有重要影响。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管理员登录 /
扫描二维码